总是把儿女情长视作命根,那时涉世未深其实才真正浑然天成,没有包袱,不懂得迟疑,爽朗直接,即使痛也带着甜腻。
2011邂逅了什么女子,谱出怎样的恋情,说得轻松烂漫,事实却全然相反,枯燥乏味,没有遇到什么女子,或者是都错过了所有的女子,光棍如小生,只好继续干瘪,一如枯槁的蔓藤,勒在颈脖,垂死挣扎。
老妈刚才酸姐姐不生孩子的事后,马上眼神转到小生这里,小生只好故作潇洒,高呼:人不风流枉少年,老妈笑得轻拍小生的大腿,这可是很少见的事,老妈太想要孙子和媳妇了,幸亏她总不好意思直冲着小生问话。或许要等些年月,当小生那句“少年”不再适用,关切将变成叨念,刀刀见血,一定不肯罢休的吧。
二十一世纪的恋爱不比其他,习惯了永恒恋曲的人们以及那些看透凡尘对一切保持怀疑的人们,不可能相爱,茫茫人海,不是想邂逅就见得到的。或许这是被动、怠惰的人给出的藉口,积极向上者,绝不会放过任何机会。
也许并不完全对立,缘分与机遇,结合起来便是机缘。小生最喜欢参半,不能太偏激,一股脑去做,肯定要做差池的,因此往往打起退堂鼓,咚的隆咚啪。
2011的情感起伏属于合唱。复杂蒙昧的人事纠葛慌乱了大半年,至今没有收拾残局,仿佛一切过眼云烟,道声“算了”便不复存在。
疙瘩依然存在,内心依然不安,小生没能贯彻每每挂在嘴上的那些正义、堂皇的理由。知易行难。藉口。
近来小生变得焦躁,自从合唱训练营顺利举办以来,一直无法平复心情,以致怠慢了工作。每次离开岗位时,说起话来一句比一句兴奋,开朗得十分诡怪。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没有草稿,劈里啪啦出来,也不知道哪句好哪句坏,听的人是个怎么的想法。
31 December 2011
懒洋洋:小生的2011年创作生活
2011年不写歌、不涂鸦,写了几篇散文,一则小说,产量小,却又不够精致,这一年发表的文章更多是大学最后一个学期以及刚毕业那段日子里所写的东西,一再润色,不肯投篓,一再寄出去,一再被婉拒。
执着于过去,创作欲很低迷啊。
三月到灾后的东京,体验非一般的日本风情,没有旅游胜地,完全是现实生活的交织,回返家乡忍不住就动笔,以最碎裂的方式,拼贴小生最热衷的思绪的跳跃,把一切妄想与经历揉成一团,不必在乎别人怎么看。
接着是709之后的吉隆坡之旅(游历的确能够引发人的创作灵感),以及一篇游览新山市中心后写下的,不尽人意的作品。
至于小说,仍是个半成品,公开征求读者,反应零零落落,意见收集不全,不知要怎么改,一直懒洋洋地,直到2011年步入尾声。
而今,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字贩卖者之后。
执着于过去,创作欲很低迷啊。
三月到灾后的东京,体验非一般的日本风情,没有旅游胜地,完全是现实生活的交织,回返家乡忍不住就动笔,以最碎裂的方式,拼贴小生最热衷的思绪的跳跃,把一切妄想与经历揉成一团,不必在乎别人怎么看。
接着是709之后的吉隆坡之旅(游历的确能够引发人的创作灵感),以及一篇游览新山市中心后写下的,不尽人意的作品。
至于小说,仍是个半成品,公开征求读者,反应零零落落,意见收集不全,不知要怎么改,一直懒洋洋地,直到2011年步入尾声。
而今,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字贩卖者之后。
30 December 2011
懵懂懂:小生的2011年工作生活
小生是个主体性崩裂的人,对宏观与整体性没有概念,每当采访工作回来,人家问了一些很基本的问题,小生几乎是答不出来,比如采访小商家的生意情况,却总是忘了问人家的货怎样卖,5块10块都不了解。
小生的钻牛角尖个性很可能要让老板炒鱿鱼的。
今年有幸参与岛国数次重大新闻事件,5月大选、丹戎巴葛火车站主权移交、8月总统选举、12月地铁系统重大瘫痪,事件总是令人兴奋,但却害怕深陷其中,深陷岛国,无可自拔,这也是为什么小生总认为工作准证是必要的,那是最肤浅却最深刻的身份划分,被一张卡切割,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抽离、冷眼,拒绝沦陷,但却每每被现实打败,因为新闻的本质仍是令人兴奋的。
写新闻就像打手枪,得感谢九把刀让这个词汇在中文世界里不再那么龌龊,有时候赶着赶着,便早泄,完全来不及享受。这就是新闻与文学的差别,文学是缠绵的做爱。
丹戎巴葛火车站的系列报道让小生第一次体验KTM,虽然只是短程从丹戎巴葛到居銮,但足以将头伸出车厢之间的门外,让风凌乱视线,弹拨一头卷发。还有火车餐,简单快捷,却津津有味,轰隆隆地胶着一段新马关系,也是小生自身的新马关系。
11月份又写了一则关于梧槽坊的专题,延续那怀旧的情绪,小生在圣诞夜里寂寞不已,广发短信给身在岛国的朋友们,以小生的方式怀旧,纪念那三几年前我们对着手提电话屏幕的憧憬,尤其在各种节日的倒数夜里,总是假寐,期盼着夜的宁静被简讯铃声惊醒,在枕边阅读祝福,满脸发光的模样。
梧槽坊之后是一则CID逮捕大耳窿老大的精彩故事,图文并茂,个人十分满意。就新闻报道而言,大概就这屈指可数的回顾而已了。
今年6月,有幸开始写作专栏,平均三、四周一次,编辑要求写点时事,但小生这风花雪月的浪子,很难正儿八经地评论天下,只好用风流的语调包装自己的目光短浅,用浮夸掩饰智力不足,累计九篇,倒还算过得去,不至于像个白痴,至少是个有意思的白痴。
年底卷入一系列小组计划中,受宠若惊,惊中又带点恐惧,小生一辈子是个虚有其表的人,内心草包得很,每次受人器重就感到无比罪恶,结果各不着岸,浮沉江湖漩涡,十分挣扎。
有一段日子,同屋的朋友意识到小生不再谈笑风生,或许吧。
小生的钻牛角尖个性很可能要让老板炒鱿鱼的。
今年有幸参与岛国数次重大新闻事件,5月大选、丹戎巴葛火车站主权移交、8月总统选举、12月地铁系统重大瘫痪,事件总是令人兴奋,但却害怕深陷其中,深陷岛国,无可自拔,这也是为什么小生总认为工作准证是必要的,那是最肤浅却最深刻的身份划分,被一张卡切割,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抽离、冷眼,拒绝沦陷,但却每每被现实打败,因为新闻的本质仍是令人兴奋的。
写新闻就像打手枪,得感谢九把刀让这个词汇在中文世界里不再那么龌龊,有时候赶着赶着,便早泄,完全来不及享受。这就是新闻与文学的差别,文学是缠绵的做爱。
丹戎巴葛火车站的系列报道让小生第一次体验KTM,虽然只是短程从丹戎巴葛到居銮,但足以将头伸出车厢之间的门外,让风凌乱视线,弹拨一头卷发。还有火车餐,简单快捷,却津津有味,轰隆隆地胶着一段新马关系,也是小生自身的新马关系。
11月份又写了一则关于梧槽坊的专题,延续那怀旧的情绪,小生在圣诞夜里寂寞不已,广发短信给身在岛国的朋友们,以小生的方式怀旧,纪念那三几年前我们对着手提电话屏幕的憧憬,尤其在各种节日的倒数夜里,总是假寐,期盼着夜的宁静被简讯铃声惊醒,在枕边阅读祝福,满脸发光的模样。
梧槽坊之后是一则CID逮捕大耳窿老大的精彩故事,图文并茂,个人十分满意。就新闻报道而言,大概就这屈指可数的回顾而已了。
今年6月,有幸开始写作专栏,平均三、四周一次,编辑要求写点时事,但小生这风花雪月的浪子,很难正儿八经地评论天下,只好用风流的语调包装自己的目光短浅,用浮夸掩饰智力不足,累计九篇,倒还算过得去,不至于像个白痴,至少是个有意思的白痴。
年底卷入一系列小组计划中,受宠若惊,惊中又带点恐惧,小生一辈子是个虚有其表的人,内心草包得很,每次受人器重就感到无比罪恶,结果各不着岸,浮沉江湖漩涡,十分挣扎。
有一段日子,同屋的朋友意识到小生不再谈笑风生,或许吧。
27 December 2011
忘光光:小生的2011年阅读生活
2011年小生都读了些什么书,到了这年末,却竟想不起来,即便是记起了书名,马上又漏掉了作者,又或是两样都记起来了,却书里内容一点印象也没挂在脑子里,当真是荒废了那么一整年啊。
就像那天写专栏时候要用到余华的《十个词汇里的中国》,勉勉强强才挤出一个“鲁迅”,完全不是因为那个举例恰到好处,实则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不通,往死里翻才好不容易挖出一点结果来。
这个月来,乘地铁时都在看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很长很琐碎,很猫的吐槽,结果硬是读不完,书本里还硬生生插着明信片伪装成的书签,时时提醒小生。
要说今年读得最震撼人心的,当属马奎斯《百年孤寂》。果然魔幻,全书尽是很惊人的创作能量,提供所有文字创作者灵感与惊叹。实在太伟大的一部作品。乱伦、颓唐、家族的败落,以及不可思议的叙事能力,如果小生懂得原文,是一定要好好啃一遍的啊。
今年四月份应凯璇之约上电台节目介绍卡尔维诺,再把《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看了个遍,仍感觉到一种难以企及的诡/鬼才蕴含其中。创作需要灵感,好的灵感都被卡尔维诺给吃掉了。
若提到说话的活儿,再也没有谁说得比毕飞宇更生动了。读《玉米》是以光速飞驰的,那种语言圆通无碍,像在听唱白,有节奏有韵律,把三个女人的灵与肉赤裸裸道了出来,没有半点啰嗦。恰好毕飞宇来到岛国给讲座,说“风雪山神庙”、谈经验与写作,于是乎拿了本台湾版的《玉米》让他在扉页签上大名——倒是第一次给作家签书,有点兴奋。
今年还读了韩丽珠《风筝家族》、西西《我城》、黎紫书《告别的年代》、Umberto Eco《玫瑰的名字》、《钟怡雯精选集》、《99年散文选》……
或许每年都要认真计算阅读的书目,开卷有益,千万别让那些好处读了就都忘光光了。
就像那天写专栏时候要用到余华的《十个词汇里的中国》,勉勉强强才挤出一个“鲁迅”,完全不是因为那个举例恰到好处,实则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不通,往死里翻才好不容易挖出一点结果来。
这个月来,乘地铁时都在看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很长很琐碎,很猫的吐槽,结果硬是读不完,书本里还硬生生插着明信片伪装成的书签,时时提醒小生。
要说今年读得最震撼人心的,当属马奎斯《百年孤寂》。果然魔幻,全书尽是很惊人的创作能量,提供所有文字创作者灵感与惊叹。实在太伟大的一部作品。乱伦、颓唐、家族的败落,以及不可思议的叙事能力,如果小生懂得原文,是一定要好好啃一遍的啊。
今年四月份应凯璇之约上电台节目介绍卡尔维诺,再把《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看了个遍,仍感觉到一种难以企及的诡/鬼才蕴含其中。创作需要灵感,好的灵感都被卡尔维诺给吃掉了。
若提到说话的活儿,再也没有谁说得比毕飞宇更生动了。读《玉米》是以光速飞驰的,那种语言圆通无碍,像在听唱白,有节奏有韵律,把三个女人的灵与肉赤裸裸道了出来,没有半点啰嗦。恰好毕飞宇来到岛国给讲座,说“风雪山神庙”、谈经验与写作,于是乎拿了本台湾版的《玉米》让他在扉页签上大名——倒是第一次给作家签书,有点兴奋。
今年还读了韩丽珠《风筝家族》、西西《我城》、黎紫书《告别的年代》、Umberto Eco《玫瑰的名字》、《钟怡雯精选集》、《99年散文选》……
或许每年都要认真计算阅读的书目,开卷有益,千万别让那些好处读了就都忘光光了。
25 December 2011
【小生之言9】圣诞老公公你可别死
谨以此篇,祝各位读者,圣诞快乐!
地铁系统大瘫痪震荡了岛国,朝鲜最高领袖金正日猝逝的消息更震撼了全世界,这个圣诞节,可谓躁动不安。
岛国地铁事故发生后几日,朝鲜官方媒体发布了金正日过世的消息。官方媒体披露,金正日是在乘搭专列前往工作途中因劳猝逝。由于地铁公司处理不当,乘客怨声四起,由于时间相近,有岛国网友揶揄,金正日可能是乘搭岛国列车遇上大瘫痪,才羞愤而终的。
这当然是戏言,对往生者多有不敬。
金正日过世的消息传遍世界后,网络上流传了许多朝鲜人民哀伤痛哭的画面,我好奇点击观看,却竟然忍俊不禁,会心一笑。对于这诡异的反应(为何会对一个人的逝世而笑),我感到十分愧疚,但我发现,我周遭许多人都有类似的反应,影片底下的评论文字更是又讥又嘲,到底可悲的是金正日其人,是我自己,是发表议论的网民,抑或是那千千万万哭天喊地的朝鲜民众?
许多时候我们都理所当然地去看待事物,对于朝鲜这个陌生的国度,我们仅能通过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社会主义国家、独裁政权等符号事件来拼凑想象。由于朝鲜国策使然,资讯封闭,我们对这个国家的理解,又仅能出自其他国家媒体的诠释,或许,我那不经意的笑便是来自这长久以来所构筑的恶劣形象,一瞬间便认定那些泪水是经彩排预演的鳄鱼泪。
但我仍相信,朝鲜人民的哭泣绝大多数是出自真心。社会主义与市场封闭,赋予朝鲜人民的,或许是平等的贫穷,但却是没有悬殊的生存机会,由生到死,无论是硬件或是软体思想,全靠国家照料。当然,没有深入其中,我们无从确认,但或许对他们而言,金正日是煦暖的日照,而非欧美韩等国所认为的燎原烈火。
有人这么解释,正如多年前的中国大陆,经文化大革命洗礼,即便政经文教、个体生命受到波及,但国家主席毛泽东逝世时,大家的悲痛仍是由衷的。也有人分析,身在那样的氛围里,很难不哭出声来,那是一种集体的仪式,全民运动,让人难以抗拒而成为一分子。
或许这一切都是神话,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语言来书写。至少从造神的这个角度,金正日是成功的,是旭日当空。
接班人金正恩的造神运动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他的名字、年龄、外貌直到去年才被确认,甚至有传闻指他进行整容以接近他的祖父金日成,俨如圣人再世,身份地位不可撼动。年轻的他伴随着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传说,比如三岁懂得开枪,五岁百步穿杨,以最优异的成绩毕业自军校,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改良了导弹的精确度,是绝对的军事奇才。
余华在《十个词汇里的中国》发人深省地叙说文革时期的狂热,说明神话在当时社会的功能。书中提到“鲁迅”作为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名词,每每用以正当化自己的论据。余华说,小时候和朋友争辩,只要征引经鲁迅之口的言辞,马上无坚不摧,辩无不胜。
或许只要长得像了,就如金日成亲临。
2011年是许多政治强人终结生命的一年,奥萨马首当其冲被美军击毙,接着是卡达菲魂丧革命军枪下。两人都曾是不可一世的霸主,在各自的造神运动中神圣不可动摇,加上金正日的死于心脏病,都各自为他们创造的神话加上注脚,以自然界最原始的局限揭示:他们原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类而已。
有谁能长生不死?除了真正的神,大概只有圣诞老人了。
或许哪天圣诞老公公乘搭列车到处分派礼物时不小心因操劳过度而死去了,我们也将走上街头,对着他的肖像痛哭。到时候我们才知道,资本社会逻辑的宣传对我们有多根深蒂固的影响,届时,我们与为金正日哭泣的朝鲜人民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 谁又将取笑谁?
载2011年12月25日《早报星期天》
地铁系统大瘫痪震荡了岛国,朝鲜最高领袖金正日猝逝的消息更震撼了全世界,这个圣诞节,可谓躁动不安。
岛国地铁事故发生后几日,朝鲜官方媒体发布了金正日过世的消息。官方媒体披露,金正日是在乘搭专列前往工作途中因劳猝逝。由于地铁公司处理不当,乘客怨声四起,由于时间相近,有岛国网友揶揄,金正日可能是乘搭岛国列车遇上大瘫痪,才羞愤而终的。
这当然是戏言,对往生者多有不敬。
金正日过世的消息传遍世界后,网络上流传了许多朝鲜人民哀伤痛哭的画面,我好奇点击观看,却竟然忍俊不禁,会心一笑。对于这诡异的反应(为何会对一个人的逝世而笑),我感到十分愧疚,但我发现,我周遭许多人都有类似的反应,影片底下的评论文字更是又讥又嘲,到底可悲的是金正日其人,是我自己,是发表议论的网民,抑或是那千千万万哭天喊地的朝鲜民众?
许多时候我们都理所当然地去看待事物,对于朝鲜这个陌生的国度,我们仅能通过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社会主义国家、独裁政权等符号事件来拼凑想象。由于朝鲜国策使然,资讯封闭,我们对这个国家的理解,又仅能出自其他国家媒体的诠释,或许,我那不经意的笑便是来自这长久以来所构筑的恶劣形象,一瞬间便认定那些泪水是经彩排预演的鳄鱼泪。
但我仍相信,朝鲜人民的哭泣绝大多数是出自真心。社会主义与市场封闭,赋予朝鲜人民的,或许是平等的贫穷,但却是没有悬殊的生存机会,由生到死,无论是硬件或是软体思想,全靠国家照料。当然,没有深入其中,我们无从确认,但或许对他们而言,金正日是煦暖的日照,而非欧美韩等国所认为的燎原烈火。
有人这么解释,正如多年前的中国大陆,经文化大革命洗礼,即便政经文教、个体生命受到波及,但国家主席毛泽东逝世时,大家的悲痛仍是由衷的。也有人分析,身在那样的氛围里,很难不哭出声来,那是一种集体的仪式,全民运动,让人难以抗拒而成为一分子。
或许这一切都是神话,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语言来书写。至少从造神的这个角度,金正日是成功的,是旭日当空。
接班人金正恩的造神运动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他的名字、年龄、外貌直到去年才被确认,甚至有传闻指他进行整容以接近他的祖父金日成,俨如圣人再世,身份地位不可撼动。年轻的他伴随着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传说,比如三岁懂得开枪,五岁百步穿杨,以最优异的成绩毕业自军校,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改良了导弹的精确度,是绝对的军事奇才。
余华在《十个词汇里的中国》发人深省地叙说文革时期的狂热,说明神话在当时社会的功能。书中提到“鲁迅”作为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名词,每每用以正当化自己的论据。余华说,小时候和朋友争辩,只要征引经鲁迅之口的言辞,马上无坚不摧,辩无不胜。
或许只要长得像了,就如金日成亲临。
2011年是许多政治强人终结生命的一年,奥萨马首当其冲被美军击毙,接着是卡达菲魂丧革命军枪下。两人都曾是不可一世的霸主,在各自的造神运动中神圣不可动摇,加上金正日的死于心脏病,都各自为他们创造的神话加上注脚,以自然界最原始的局限揭示:他们原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类而已。
有谁能长生不死?除了真正的神,大概只有圣诞老人了。
或许哪天圣诞老公公乘搭列车到处分派礼物时不小心因操劳过度而死去了,我们也将走上街头,对着他的肖像痛哭。到时候我们才知道,资本社会逻辑的宣传对我们有多根深蒂固的影响,届时,我们与为金正日哭泣的朝鲜人民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
载2011年12月25日《早报星期天》
11 December 2011
那不是桃花源
陷入合唱,不可自拔,大概是现在的状况。
结交新友,重识旧交,羁绊慢慢云织,软趴趴不着痕迹。
仿佛得了强迫症,疯狂关注面子书的阴晴圆缺,像夜里守候的蛙,馋嘴地捕捉每一则纷沓而至的讯息,无限伸展的舌头,赞不绝口。
终至眼神呆滞,一如蛙,奋力一眨一眨。
魂不守舍地进入职场,与神圣的工作身份背道而驰,漏洞百出,却被委以重任。特别害怕受到青睐时,那过于沉重的善意,以及多余的荣耀感,总希望责任感忽略不计,狂荡地放任身心,直到声嘶力竭,粉身碎骨。
因此打球发泄,不求胜,只求淋漓,羽球拍的握柄足够酸麻虎口两三天,让笔记本里的字体更加潦草,失重飘零。
那天走入合唱营,恍如隔世,乃不知魏晋,悄悄拒绝资讯的侵袭,生命变得单纯,只有歌声,如斯而已。
结交新友,重识旧交,羁绊慢慢云织,软趴趴不着痕迹。
仿佛得了强迫症,疯狂关注面子书的阴晴圆缺,像夜里守候的蛙,馋嘴地捕捉每一则纷沓而至的讯息,无限伸展的舌头,赞不绝口。
终至眼神呆滞,一如蛙,奋力一眨一眨。
魂不守舍地进入职场,与神圣的工作身份背道而驰,漏洞百出,却被委以重任。特别害怕受到青睐时,那过于沉重的善意,以及多余的荣耀感,总希望责任感忽略不计,狂荡地放任身心,直到声嘶力竭,粉身碎骨。
因此打球发泄,不求胜,只求淋漓,羽球拍的握柄足够酸麻虎口两三天,让笔记本里的字体更加潦草,失重飘零。
那天走入合唱营,恍如隔世,乃不知魏晋,悄悄拒绝资讯的侵袭,生命变得单纯,只有歌声,如斯而已。
10 December 2011
流水丹青
李宗伟连续两次扑救,羽毛球高高吊起,被林丹的球拍死死咬住,忽而一个网前轻盈如落红飞花,李宗伟只好再次鱼跃正拍抽戳,使劲地点了一下头,汗珠飘洒双臂舒张,仿佛汉隶的蚕头雁尾,回过神来,林丹早已腾在空中,一头猎鹰的展翅以及眼眸,手起拍落,狂草淋漓,馋嘴的白羽海燕俯冲窜入斜对角的那片绿色汪洋,狠狠地衔走一分。
这是2010年9月26日的日本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决赛,万众瞩目的高手对决,球迷们带着08年汤姆斯杯以及奥运会的遗憾——被炒作成两人之间的世纪对决,却没想到高手过招,一念失准全盘尽输,胜利一方总是得到压倒性胜利——终于见到两位高手状态旗鼓相当的一刻,激战了一个多小时,分别抢得一个局点,进入第三局始终难分胜负,“让他们继续胶着吧!”老球迷一定会开始回味十五分制的羽球岁月,那时候双方必须争夺开球权方能取分,你来我往四五回合竟然一分未得,而今二十一世纪的二十一分赛制,更符合电视转播的趣味,不容一点差错,球一落地便是一分,一场比赛很快便结束,落空得太匆忙。
两人的舞姿迷离,踏着凌波微步在方格子里来回荡漾,有时静止,有时奔驰如电,一个转身,踢踏踏后,而后又是一个转身,踢踏踏前,让人以为是两个八拍的重复回旋,聆听那音乐,是羽毛球撞击球拍时发出的不同清脆,轻巧的勾拨的提琴手的食指,双眼舒畅地合着,享受那种轻柔的弹跳音符,霎时又幻化作电闪雷鸣,夹着旋风的呼啸、惊雷暴响,四顾一时瑟肃萧条,直到羽毛球落地那一刻,观众席上才传来雀跃的惊呼以及掩面失落的哀叹交织的清唱和声,牵导着两人的身影回到那方格里的定点,蓄势待发准备下一回合的节奏以及音调。
还有,裁判席上的预备节拍。
羽球场是一个长方格子,电视转播的镜头总是让人看见球员如笔墨的挥洒,在那种习字的九宫格里,一点一划长,一笔到南洋,盘桓着我儿时学习书法时的那种童谣般的旋律,唯一的差别在于书法能够破格出位,偶尔一点出界的惊喜倒是给人意外与惊奇,球赛的规章却是太不讲情面,一出界便要喊停,硬生生终结一字行书的流淌,李宗伟一个回球,挑过林丹头顶,林丹一时来不及反应,球路那么精巧却偏偏坠在底线之外,司线员机械般张开双手表示死球,不得有表情。
初学,因此不能破格,字帖里的繁体楷书个个方正妥帖,是颜筋柳骨,是欧阳正书,小时候每个星期六到老师家中学习书法,一进门便是幽淡的文房墨香,步入后堂,自个儿打开折叠木桌,铺上墨渍斑斑的桌布,接着用清水洗涤笔毫,让干巴巴的豪锋柔腻松散,冲走些许上次沾惹的墨汁,忽而几个学生把从家中写好的习字摊开给老师过目,一阵酸味袭来,老师捂着鼻子说,以后不要再把旧墨倒回罐子里去,写出来的字要发霉发酸的,学生唯唯诺诺一嘴尴尬的笑,记取那种教诲:以后只要一开始练字,就得把倒出来的墨水用尽方休,在这样一个时代,四宝独欠砚台,磨墨伺候的技艺仿佛失传,没有了书童,不须要扎辫子,不懂得梳髻,南洋一带兜售的“中华牌”墨汁,盒子上一头雄鹰炯目栖息,拧开封盖便汩汩涌入小盘子中,用完了再换一罐,老师也晓得做代理,比别家卖便宜几毛钱,都秘密埋在梯檐下的矮小贮藏室里,拧开一盏小小黄色的灯。
老师家中放着一柜子名家字帖供学生临摹练字,我最初学的是颜真卿、柳公权的正楷拓本,那种不知是谁规范的教材,黑底白字,可偏偏就要在草黄色的九宫格上画出黑黝黝的汉字,起笔回笔,都讲究不苟一丝,握笔要直挺挺的,腰杆也不能歪,还得提气后方能落笔,看那眼前屏幕里的羽球场上,仿佛每一次开接球都是扎扎实实的预备姿势,似一种武艺,球拍与身体呈九十度角,另一只手半抬,手掌搁在拍面旁,指尖像莲花绽放,严守各个角落的空档,随时启发,正如写字时那第一笔最为重要,笔尖靠着九宫格的座标安身落命,稍一疏忽便要搅乱了字形,坏了颜体刚正不阿的气度,老师不时巡视,一堂课里十几个学生仔,兀自乖乖的,偶尔偷讲几句闲话,偶尔偷捏隔壁女孩的大腿而后四目相瞪,但大多总是坐在塑胶凳子上埋头书写,老师偶尔凑近一瞧,“哎哟,这一笔不能这样,写歪了,”便从身后握着学生仔的小手,牵动小笔杆的韵律,起承转合,悠悠数笔从容,利落简洁,教孩子感受那种细碎的手腕上的舞蹈,那个奇迹般的横折弯勾。
楷书临摹得似模似样,老师说可以开始学写隶书了,每一笔画都显得苍劲有力,老师凝神地示范,脸上的老人斑微微颤动,右手因暗运柔劲而抖动起来,连着那宽扁的“大”字也显得嶙峋蜿蜒,俨如蜀道之难,笔画间还有拖丝的留白,老师说写隶书毫锋不得沾染太多墨汁,写出来的字要藕断丝连,一波三折,后来才知道什么是雁尾,什么是飞白,我那时却毫不在意,总是用饱满的墨迹勾得字体圆润丰满,矮矮胖胖的一群小屁孩在嬉闹,少了那种风霜吹袭的苍凉,溢满年幼稚气的浪漫遐想,老师不多说什么,偶尔倒是慷慨称赞,在写得好的字旁画个小圈圈,以古人名句逗的方式,她说男孩子的笔力沉着,让我不要断了学习,谁知道甫上中学便肆业而去,以那繁忙的功课为由,成日与足球篮球为伍,不管炎阳阴雨,把时间都消磨在那坑坑洞洞的草场上,爱流汗爱摔跤,高声欢叫,终究还是没能体悟到那如飞白的时光,回忆若即若离忽然消逝,我却总是墨渍太浓,点点滴滴在宣纸上散发成树成花,逢年过节校内举办挥春比赛,我都还是愿意和他人一较高下,用那种自以为是的丰腴笔触,果然连年落榜,以致如今当真荒废了。
思绪一下子飞得太远,隶书讲求蚕不二露雁不双飞,太多会让人失去焦聚。
电视台的球评窸窸窣窣满口广东话,像咒语,犹在耳际低吟,忽然兴奋得高呼:“好精彩的招牌动作”,只见李宗伟扑倒在地,工作人员赶紧手持抹布清除赛场上湿滑的泼墨汗渍,慢镜头知趣地马上作出回放,视线汇聚在李宗伟接连撩开三次抽杀的匆忙身影,终是醉醺醺一个踉跄,勾不着林丹霸气凌厉的致命一击,两人早已幻化成文牍翰墨,一边是一板一眼的汉代碑文,一边是张旭怀素的狂风落叶诗书字札,林丹杀球的姿态行云流水般呵成,像草书的笔法,既快既狠既准让人无从逃逸,每一笔都是抑扬顿挫的诗句,终结在一撇一捺一勾一点的潇洒,浑然忘我大漠黄沙的姿态,李宗伟一时显得过于瘦削,再次摆好架势,一如被风化千年的石碑,隐在深山密林,已读不清他脸上刻画的文字,以及斑驳的喘息声。
汉隶稳守的姿态渐渐转入楷体亦步亦趋的含蓄,李宗伟多拍高打弧线,尽是同一落点,白色羽毛从制高点上自由坠落让对手无从扣杀,林丹往来跑动,抓不住蝴蝶的猫,李宗伟看准时机,动辄如梭抢点到网,当头重重将球置落无底深渊,教严整的诗文突然迸发,骤然跳出九成宫醴泉清新甘甜的滋味,像是从哪里舒开的一卷横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相会于会稽山的沉着基调,兰亭四周有流水小桥,恬静安逸,才子一时豁然忘情,一觞一咏骤然铺张,渲染成徐林疾风的参差流淌,恍若溪水中摇曳的荇菜,在字卷上勾勒出清风与密林,一时静以仰观宇宙之大,一时动以俯察品类之盛,点点滴滴,最后终于斯文,还嫌不足。
正式进入行书课程之前,老师先让我练习落款,总是循循监督我务必悬起手臂手腕,如果懒洋洋倚靠在桌上,行笔必定淤滞不前,毕竟行书重在一气,当时我的理解便是把楷书笔画连起来写。首先是“書於”二字,写得太快竟分不清“書”、“畫”之别,然后是子丑寅卯辰巳戊申那些总是背不起来的遥远纪年名词,往往一副好好的对联要被不熟悉的落款给糟蹋掉,即便已在草稿上练得振臂酸麻,老师还是摇摇头说实在可惜,趁着墨汁未干立刻补上几笔,竟稍有妙手回春之效,她把对联略略举起,金丝老花眼镜跌在鼻梁上,一双眼都快眯成线了,然后转过身去准备贴堂,作为最高荣耀。那年我已十二岁,即将升入中学,老师嘱咐我周末有空一定要来继续苦练,她要授我行书的诀窍,然后才慢慢进阶到那神秘没有章法的大篆小篆。我已忘了当时自己是否予以了承诺,一去竟是荒废了书法功夫,落款还落不到家。那时候老师似乎已经准备要给我做一套红泥印章了,直至今日,我都不曾盖上那种方方正正的篆书图腾,亦是笔笔相连的凤舞龙飞,老师说的,那是点睛,亦是补白。
比分便这样积累着迈向终结。林丹聚精会神,趁着李宗伟急于取胜临头赶了上来,却还是让李宗伟掌握了赛点。领先的一方缓缓调节呼吸,看似温柔的发球出其不意高高跃起,林丹后仰劫杀成满月的弓弦,当当当当,恍惚间听见有人弹剑高歌,呼唤千古名利。李宗伟作势扣杀,转瞬点到即止,仿佛太极的白鱼一头醉倒在草原上,球迷们总还在幻想着羽毛球如白马过隙,得在赛场上拖出一条扫帚星的尾巴才行。林丹身子晃动了一下,比赛宣告结束:李宗伟双手握拳咧嘴傻笑,林丹挥着球拍连续敲了几下脑袋,像一对大孩子,一时七情上脸,真挚无需掩饰。
多少年后我去拜访老师,带着一股愧疚回到练字的后堂,依旧没有什么改变:墨香、画迹斑驳的桌布、贴堂的作品,对联抑或诗,加上十几个学生仔,书法班上自是生气勃勃。老师认出我来,我说已经上大学就快毕业了,她说好,转过身去为学生指点行笔与形体的协调,依然那副金丝眼镜,凝运笔劲时脸上的斑纹轻轻颤动。后来老师又问了我近况,我说上大学就快毕业了,老师点点头若有所思地走到另一位学生的身旁。记得那天气候非常炎热,后堂的壁扇使劲吹拂,撩起一张张宣纸若掀蝉翼,学生仔们赶紧找来镇尺或是几颗光溜溜的雨花石,压着四角,不让它飞走。
我关闭视频,没想追看那加冕的典礼。
这是2010年9月26日的日本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决赛,万众瞩目的高手对决,球迷们带着08年汤姆斯杯以及奥运会的遗憾——被炒作成两人之间的世纪对决,却没想到高手过招,一念失准全盘尽输,胜利一方总是得到压倒性胜利——终于见到两位高手状态旗鼓相当的一刻,激战了一个多小时,分别抢得一个局点,进入第三局始终难分胜负,“让他们继续胶着吧!”老球迷一定会开始回味十五分制的羽球岁月,那时候双方必须争夺开球权方能取分,你来我往四五回合竟然一分未得,而今二十一世纪的二十一分赛制,更符合电视转播的趣味,不容一点差错,球一落地便是一分,一场比赛很快便结束,落空得太匆忙。
两人的舞姿迷离,踏着凌波微步在方格子里来回荡漾,有时静止,有时奔驰如电,一个转身,踢踏踏后,而后又是一个转身,踢踏踏前,让人以为是两个八拍的重复回旋,聆听那音乐,是羽毛球撞击球拍时发出的不同清脆,轻巧的勾拨的提琴手的食指,双眼舒畅地合着,享受那种轻柔的弹跳音符,霎时又幻化作电闪雷鸣,夹着旋风的呼啸、惊雷暴响,四顾一时瑟肃萧条,直到羽毛球落地那一刻,观众席上才传来雀跃的惊呼以及掩面失落的哀叹交织的清唱和声,牵导着两人的身影回到那方格里的定点,蓄势待发准备下一回合的节奏以及音调。
还有,裁判席上的预备节拍。
羽球场是一个长方格子,电视转播的镜头总是让人看见球员如笔墨的挥洒,在那种习字的九宫格里,一点一划长,一笔到南洋,盘桓着我儿时学习书法时的那种童谣般的旋律,唯一的差别在于书法能够破格出位,偶尔一点出界的惊喜倒是给人意外与惊奇,球赛的规章却是太不讲情面,一出界便要喊停,硬生生终结一字行书的流淌,李宗伟一个回球,挑过林丹头顶,林丹一时来不及反应,球路那么精巧却偏偏坠在底线之外,司线员机械般张开双手表示死球,不得有表情。
初学,因此不能破格,字帖里的繁体楷书个个方正妥帖,是颜筋柳骨,是欧阳正书,小时候每个星期六到老师家中学习书法,一进门便是幽淡的文房墨香,步入后堂,自个儿打开折叠木桌,铺上墨渍斑斑的桌布,接着用清水洗涤笔毫,让干巴巴的豪锋柔腻松散,冲走些许上次沾惹的墨汁,忽而几个学生把从家中写好的习字摊开给老师过目,一阵酸味袭来,老师捂着鼻子说,以后不要再把旧墨倒回罐子里去,写出来的字要发霉发酸的,学生唯唯诺诺一嘴尴尬的笑,记取那种教诲:以后只要一开始练字,就得把倒出来的墨水用尽方休,在这样一个时代,四宝独欠砚台,磨墨伺候的技艺仿佛失传,没有了书童,不须要扎辫子,不懂得梳髻,南洋一带兜售的“中华牌”墨汁,盒子上一头雄鹰炯目栖息,拧开封盖便汩汩涌入小盘子中,用完了再换一罐,老师也晓得做代理,比别家卖便宜几毛钱,都秘密埋在梯檐下的矮小贮藏室里,拧开一盏小小黄色的灯。
老师家中放着一柜子名家字帖供学生临摹练字,我最初学的是颜真卿、柳公权的正楷拓本,那种不知是谁规范的教材,黑底白字,可偏偏就要在草黄色的九宫格上画出黑黝黝的汉字,起笔回笔,都讲究不苟一丝,握笔要直挺挺的,腰杆也不能歪,还得提气后方能落笔,看那眼前屏幕里的羽球场上,仿佛每一次开接球都是扎扎实实的预备姿势,似一种武艺,球拍与身体呈九十度角,另一只手半抬,手掌搁在拍面旁,指尖像莲花绽放,严守各个角落的空档,随时启发,正如写字时那第一笔最为重要,笔尖靠着九宫格的座标安身落命,稍一疏忽便要搅乱了字形,坏了颜体刚正不阿的气度,老师不时巡视,一堂课里十几个学生仔,兀自乖乖的,偶尔偷讲几句闲话,偶尔偷捏隔壁女孩的大腿而后四目相瞪,但大多总是坐在塑胶凳子上埋头书写,老师偶尔凑近一瞧,“哎哟,这一笔不能这样,写歪了,”便从身后握着学生仔的小手,牵动小笔杆的韵律,起承转合,悠悠数笔从容,利落简洁,教孩子感受那种细碎的手腕上的舞蹈,那个奇迹般的横折弯勾。
楷书临摹得似模似样,老师说可以开始学写隶书了,每一笔画都显得苍劲有力,老师凝神地示范,脸上的老人斑微微颤动,右手因暗运柔劲而抖动起来,连着那宽扁的“大”字也显得嶙峋蜿蜒,俨如蜀道之难,笔画间还有拖丝的留白,老师说写隶书毫锋不得沾染太多墨汁,写出来的字要藕断丝连,一波三折,后来才知道什么是雁尾,什么是飞白,我那时却毫不在意,总是用饱满的墨迹勾得字体圆润丰满,矮矮胖胖的一群小屁孩在嬉闹,少了那种风霜吹袭的苍凉,溢满年幼稚气的浪漫遐想,老师不多说什么,偶尔倒是慷慨称赞,在写得好的字旁画个小圈圈,以古人名句逗的方式,她说男孩子的笔力沉着,让我不要断了学习,谁知道甫上中学便肆业而去,以那繁忙的功课为由,成日与足球篮球为伍,不管炎阳阴雨,把时间都消磨在那坑坑洞洞的草场上,爱流汗爱摔跤,高声欢叫,终究还是没能体悟到那如飞白的时光,回忆若即若离忽然消逝,我却总是墨渍太浓,点点滴滴在宣纸上散发成树成花,逢年过节校内举办挥春比赛,我都还是愿意和他人一较高下,用那种自以为是的丰腴笔触,果然连年落榜,以致如今当真荒废了。
思绪一下子飞得太远,隶书讲求蚕不二露雁不双飞,太多会让人失去焦聚。
电视台的球评窸窸窣窣满口广东话,像咒语,犹在耳际低吟,忽然兴奋得高呼:“好精彩的招牌动作”,只见李宗伟扑倒在地,工作人员赶紧手持抹布清除赛场上湿滑的泼墨汗渍,慢镜头知趣地马上作出回放,视线汇聚在李宗伟接连撩开三次抽杀的匆忙身影,终是醉醺醺一个踉跄,勾不着林丹霸气凌厉的致命一击,两人早已幻化成文牍翰墨,一边是一板一眼的汉代碑文,一边是张旭怀素的狂风落叶诗书字札,林丹杀球的姿态行云流水般呵成,像草书的笔法,既快既狠既准让人无从逃逸,每一笔都是抑扬顿挫的诗句,终结在一撇一捺一勾一点的潇洒,浑然忘我大漠黄沙的姿态,李宗伟一时显得过于瘦削,再次摆好架势,一如被风化千年的石碑,隐在深山密林,已读不清他脸上刻画的文字,以及斑驳的喘息声。
汉隶稳守的姿态渐渐转入楷体亦步亦趋的含蓄,李宗伟多拍高打弧线,尽是同一落点,白色羽毛从制高点上自由坠落让对手无从扣杀,林丹往来跑动,抓不住蝴蝶的猫,李宗伟看准时机,动辄如梭抢点到网,当头重重将球置落无底深渊,教严整的诗文突然迸发,骤然跳出九成宫醴泉清新甘甜的滋味,像是从哪里舒开的一卷横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相会于会稽山的沉着基调,兰亭四周有流水小桥,恬静安逸,才子一时豁然忘情,一觞一咏骤然铺张,渲染成徐林疾风的参差流淌,恍若溪水中摇曳的荇菜,在字卷上勾勒出清风与密林,一时静以仰观宇宙之大,一时动以俯察品类之盛,点点滴滴,最后终于斯文,还嫌不足。
正式进入行书课程之前,老师先让我练习落款,总是循循监督我务必悬起手臂手腕,如果懒洋洋倚靠在桌上,行笔必定淤滞不前,毕竟行书重在一气,当时我的理解便是把楷书笔画连起来写。首先是“書於”二字,写得太快竟分不清“書”、“畫”之别,然后是子丑寅卯辰巳戊申那些总是背不起来的遥远纪年名词,往往一副好好的对联要被不熟悉的落款给糟蹋掉,即便已在草稿上练得振臂酸麻,老师还是摇摇头说实在可惜,趁着墨汁未干立刻补上几笔,竟稍有妙手回春之效,她把对联略略举起,金丝老花眼镜跌在鼻梁上,一双眼都快眯成线了,然后转过身去准备贴堂,作为最高荣耀。那年我已十二岁,即将升入中学,老师嘱咐我周末有空一定要来继续苦练,她要授我行书的诀窍,然后才慢慢进阶到那神秘没有章法的大篆小篆。我已忘了当时自己是否予以了承诺,一去竟是荒废了书法功夫,落款还落不到家。那时候老师似乎已经准备要给我做一套红泥印章了,直至今日,我都不曾盖上那种方方正正的篆书图腾,亦是笔笔相连的凤舞龙飞,老师说的,那是点睛,亦是补白。
比分便这样积累着迈向终结。林丹聚精会神,趁着李宗伟急于取胜临头赶了上来,却还是让李宗伟掌握了赛点。领先的一方缓缓调节呼吸,看似温柔的发球出其不意高高跃起,林丹后仰劫杀成满月的弓弦,当当当当,恍惚间听见有人弹剑高歌,呼唤千古名利。李宗伟作势扣杀,转瞬点到即止,仿佛太极的白鱼一头醉倒在草原上,球迷们总还在幻想着羽毛球如白马过隙,得在赛场上拖出一条扫帚星的尾巴才行。林丹身子晃动了一下,比赛宣告结束:李宗伟双手握拳咧嘴傻笑,林丹挥着球拍连续敲了几下脑袋,像一对大孩子,一时七情上脸,真挚无需掩饰。
多少年后我去拜访老师,带着一股愧疚回到练字的后堂,依旧没有什么改变:墨香、画迹斑驳的桌布、贴堂的作品,对联抑或诗,加上十几个学生仔,书法班上自是生气勃勃。老师认出我来,我说已经上大学就快毕业了,她说好,转过身去为学生指点行笔与形体的协调,依然那副金丝眼镜,凝运笔劲时脸上的斑纹轻轻颤动。后来老师又问了我近况,我说上大学就快毕业了,老师点点头若有所思地走到另一位学生的身旁。记得那天气候非常炎热,后堂的壁扇使劲吹拂,撩起一张张宣纸若掀蝉翼,学生仔们赶紧找来镇尺或是几颗光溜溜的雨花石,压着四角,不让它飞走。
我关闭视频,没想追看那加冕的典礼。
载2011年12月4日《星洲日报·文艺春秋》(本文是第十一届花踪文学奖马华散文评审奖得奖作品)
--------------------------------------------------
附:
第十一屆花馬華散文獎決審記錄:篇幅不長,但容量要大!
日期:2011年8月27日
時間:晚上7時
決審委員:黃子平(以下簡稱“黃”)、陳思和(以下簡稱“陳”)、溫任平(以下簡稱“溫”)
時間:晚上7時
決審委員:黃子平(以下簡稱“黃”)、陳思和(以下簡稱“陳”)、溫任平(以下簡稱“溫”)
本屆《花蹤》馬華散文獎共收到86篇征選稿件,初審由方路、李英華及葉君菡擔任,复審則由梅淑貞、林金城及何乃健擔任,選出10篇作品晉入決審。
投票結果:
《青春輓歌》2票(黃、溫)
《流水丹青》2票(黃、溫)
《擦身》1票(黃)
《母親的河》1票(陳)
《丼》1票(陳)
《青春輓歌》2票(黃、溫)
《流水丹青》2票(黃、溫)
《擦身》1票(黃)
《母親的河》1票(陳)
《丼》1票(陳)
作品討論:
陳:這一次的散文總體上還算不錯,只是有些題目發揮得不夠,比如有些作品是寫母親生病,但寫得不夠細膩,最主要問題還是文字敘述。我覺得比較好的作品是《母親的河》和《丼》,內容比較簡單自然。
黃:現在的馬華散文寫作已有文體、主題和題材,這都會影響後來的寫作。從10篇作品中,大部分以母親為寫作題材。前幾屆父親的題材頻密出現,不知為何在馬華寫作裡,不管詩歌、散文、小說都經常出現父親的題材,這很有意思。可是散文最怕的就是寫得太概括,尤其寫漫長人生路時,每一個片段不可能概括,一晃而過,給人留下一個太衝忙,不夠細膩,有幾篇作品都犯下這種毛病。
我選了《青春輓歌》,從一個母親年輕時抄下來的歌詞,讓作者想像母親的青春,寫法不死板。《擦身》很有意思,引言很“詩歌”,但讀起來又有散文式的寫法。《流水丹青》的構思很有意思,就是排球賽與練書法兩種動作穿插來寫,不過在某種精神狀態部分,寫得有一點保守。所以我會選《流水丹青》和《擦身》。
溫:我同意兩位老師的意見,參賽者選的題材,範圍的確小了一些。我曾當過幾次散文組評審,不知為什麼散文題材這麼多,但參賽者總要以父親和母親為題材。可能生活在後殖民時代的我們,處在文化邊緣的狀況,很多時候,我們需要走向母親的懷抱裡母胎化,感覺在母親的胎盤裡是最安全,獲得保護;母親是一個靠墊,會覺得舒服,所以很多人自然而然會寫這種題材。他們寫母親是要尋找文化的承建,讓他人感受到自己的文化被邊緣化,自己的困難處境。
一般來說,談母親的比較多,談父親的比較少。在文化心理學來說,父權社會,男權至上,父親的地位是最高的,在家裡最有權勢。這是一個缺陷,所以在文學作品裡,母親題材會受到特別重視。
參與大專文學獎的參賽者如果寫母親題材,我們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開放給大眾的“花蹤”文學獎,題材范圍要更廣,而不是局限于母親為題。本屆“花蹤”文學獎10篇作品中有8篇都跟母親有關係,這是要注意的。
參賽作品當中,有一篇是辛苦照顧母親的寫照──《母親的考題》,這篇稿讀起來有一點噁心,寫到把母親雙腳抬高挖肛門,讀起來很不舒服。《心路》的作者企圖要突破散文的範疇,加插議論文、奏章、批文,什麼都放進去,很雜,但最後什麼味道也品嚐不到。
我會選《流水丹青》為第一名,《青春輓歌》為第二名。這兩份作品勝在文字穩健。《青春輓歌》善用了一些閩南詞句,向福建朋友查證後,文字是沒有錯誤的。選這兩個作品純是我個人的看法。
黃:在篩選作品時,文字和內容都很重要,不能缺一,剛才溫老師提出的要點都很有程序,可以清楚知道散文要的是什麼。
陳:既然子平和任平都選了《青春輓歌》和《流水丹青》,我們就不談《擦身》及我選的作品。我會選《母親的河》是因為作者寫的范圍很大,沒有受到局限,內容是寫一個關於民族的故事。《青春輓歌》也不錯,只是我覺得敘述方面淺了一些。我曾考慮《流水丹青》,但是覺得文中的兩個動作跟作者沒有關係,兩個動作之間也沒有關係,不過文字方面是蠻好的,只是意義不大。不過我還是會支持你們的決定。
溫:《擦身》的作者很有才氣,寫得很詩意,但讀到某段落時,覺得他犯很多句子不通順的問題。《母親的河》也是我喜歡的作品之一,如果可以,我會把它放在第三名,不過內容是從一個小孩的角度來看大人的世界,故事發展下去,作者已是成年人,我覺得“大人”二字用得不恰當,而且文章還有漏字。另外,文中寫到“年幼的我嬌縱固執”,我們可以說自己很刁蠻、很頑皮,卻不能用“嬌縱”,它是被動詞,是別人嬌縱你,才會變得頑皮、任性。內容犯上這些語言錯誤,是不被考慮在得獎名單內。
《青春輓歌》有很多不錯的句子,比方說,“晚年不知什麼時候開始總是不自覺的和我說起閩南話”,這是老人失智症又來了,看得出作者是一個很內行的人。
雖然《流水丹青》文字不錯,可說密不透風,滴水不漏,完全不需要改他的文字,但文中的書法和打球,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作者刻意將這兩樣東西焊接在一起,有一點牽強,如果改為舞蹈和書法,那就漂亮了。
黃:因為球賽是一個搏殺。
溫:說真的,對這些入圍作品,我覺得沒有讓人得到閱讀的喜悅。其實我對這些作品的期望很高,如果要從一個寧缺勿濫的角度來看,我希望這次比賽首獎從缺,只有評審獎。
黃:我覺得兩年一次的比賽是不容易的,我建議給《青春輓歌》首獎,好嗎?
評審最終決定,由《青春輓歌》獲得首獎,《流水丹青》則獲得評審獎。
總結:
陳:散文的標準很難說,如果遇到自己喜歡的作品,我很早就會讀完。我一直期望散文的篇幅不長,但容量要大,感情或敘述空間也要大一些。
黃:雖然散文沒有標準,但基本的東西一定要有。它不能像寫小說,也不一定是個人形象化,它是體己的表述。這是要通過他人語言來表述;所謂他人語言,就是本身還未來到這世界前,這些語言就已存在,而自己被迫運用他人的語言來表述個人的想法。這是最根本的,也可以說是一種困境吧!
溫:我同意兩位的說法,散文是沒有法則可言,包括:語言角度、意象角度、隱喻的系統,沒有硬性規定說,某部分要打多少分數,從各角度來說,散文要敘事,要帶一點幽默和詩性。所有法規是不一定的,等待我們用時,技巧和方法都會融為一體。我們在選這些作品時,第一個要求是:他表達得清楚嗎? 二:他表達得好嗎? 三:他表達得有意境嗎?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在語言和文字方面出錯的話,我不會把作品考慮在內。
6 December 2011
【小生之言8】也是出自一片善意
“那些穿长袖衣的全都站在门外,只派些年轻的小姐进来,告诉我们店铺被征用了,然后要我们签名,大官们一句话都没有交代,也不进来握个手,一点诚意也没有。”
这是梧槽坊一家老字号五金店老板向我倾诉时的感叹。当然实情到底如何,我不在场,只能道听途说,但至少我接触了许多老板都有相同感慨,无风不起浪。
先勿论虚实,老板的这句话十分有趣地构筑了一个俨如鲁迅笔下18、19世纪交替之时,那混乱荒唐的年代。《孔乙己》开篇里,店小二就这样为我们叙述了一个长衫客(泛指有钱有社会地位之人)与短衫客(平民百姓)相互区隔的酒肆。我讶异这种印象放置到当下的现实,竟然还有相当的对照,老板的抱怨,是大智慧,是浑然天成的观感。
老板们感受到的是不被尊重。
陆交局与建屋局联合宣布,梧槽坊被征用以发展南北高速公路,500多户居民与180多户商家受到影响,这是岛国史无前例的征地规模。
1977年建成的梧槽坊说旧不旧,说新不新,但35年大半人生,足以惹人怀旧。
约10年前梧槽坊彩上新装,四栋组屋红黄蓝绿,成为白沙浮四扇靓丽的屏风。居民说那代表四大种族,若不是拆迁,倒无人问津,一些不曾留意的人,现在频频感叹梧槽坊之美。
梧槽坊底层由180多家店铺组成,相信也是当年最大的购物中心,一时多少生息,是70、80年代民间最蓬勃的写照。
受影响的组屋居民获得市价赔偿,再由选择性重建计划的框架自由选择是否搬迁到即将兴建的加冷组屋,舆论普遍都说“老房换新屋,赚到”。但由于商户们都是租户,35年来每月向建屋局缴付租金,获赔的数目就“不尽人意”。
梧槽坊商联会于是展开紧急会议,表示两年来梧槽坊外围因地铁工程影响了交通,原以为2016年可以坐享地铁线完工后的甜头,没想到过河拆桥,到时必须走人,平白吃了两年亏。他们整理出三大诉求,要求减租、集体搬迁、提高赔偿,希望当局能够予以考虑。
新闻上街后一天,建屋局马上作出回应,说这些商户的租约本该在三年内逐个到期,也就是说合约到期时,还不到2016年搬迁大限。建屋局十分委屈地说,根据合约,本没理由作出赔偿,现下的优惠配套“完全出于善意”。
言下之意好像是说,获得赔偿已经是无上恩典,何必诉诸请愿?
我非常惊讶于当局的精于计算,一切都太符合逻辑:五年后搬迁、合约三年内到期、合约到期没有理由赔偿、赔偿了等于善意。
我试着如上简化当中的逻辑设定,越发觉得法律上教人无从辩驳,却在情感上说服不了人心,至少那些唯梧槽坊以生存的老商家以及不久前才花巨资顶下店面的新商家如今情何以堪。
不可否认,也有商家告诉我,以往“陆交局”三字一出台,什么赔偿都没有,但我们必须思考的是,经验不一定正确,条例律令也必须跟随时代脚步作出修正。放大来看,征地是为后人谋福祉,开辟道路解决国家问题,但当我们聚焦在这180多户商家,如果不妥善处理,这些传统小商人该如何维持生计?如果一个商铺养活5个员工,牵扯出的是近千个家庭。1000个家庭生活受影响,能引发的蝴蝶效应也足够成为国家问题,不能仅凭“仁至义尽”就罔顾老百姓面对的难题。到底谁比较委屈?
老残说过,贪官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清官,当清官刚愎自用,紧抱法则以为圣典,避忌人情,清官能做出的伤害恐怕要比贪官来得深远可怕。
值得庆幸的是,当下的社会并不是老残游历过那荒谬的清朝末年。
五金店老板对长衫客的气恼,或许是因为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伤害了他们的尊严。
其实梧槽坊商家们都意识到自己诉求获准的机率微乎其微,但他们奢望的是,至少能有对话的余地与权利。
他们要的不是赔偿,而是平行对话的尊严。
先勿论虚实,老板的这句话十分有趣地构筑了一个俨如鲁迅笔下18、19世纪交替之时,那混乱荒唐的年代。《孔乙己》开篇里,店小二就这样为我们叙述了一个长衫客(泛指有钱有社会地位之人)与短衫客(平民百姓)相互区隔的酒肆。我讶异这种印象放置到当下的现实,竟然还有相当的对照,老板的抱怨,是大智慧,是浑然天成的观感。
老板们感受到的是不被尊重。
陆交局与建屋局联合宣布,梧槽坊被征用以发展南北高速公路,500多户居民与180多户商家受到影响,这是岛国史无前例的征地规模。
1977年建成的梧槽坊说旧不旧,说新不新,但35年大半人生,足以惹人怀旧。
约10年前梧槽坊彩上新装,四栋组屋红黄蓝绿,成为白沙浮四扇靓丽的屏风。居民说那代表四大种族,若不是拆迁,倒无人问津,一些不曾留意的人,现在频频感叹梧槽坊之美。
梧槽坊底层由180多家店铺组成,相信也是当年最大的购物中心,一时多少生息,是70、80年代民间最蓬勃的写照。
受影响的组屋居民获得市价赔偿,再由选择性重建计划的框架自由选择是否搬迁到即将兴建的加冷组屋,舆论普遍都说“老房换新屋,赚到”。但由于商户们都是租户,35年来每月向建屋局缴付租金,获赔的数目就“不尽人意”。
梧槽坊商联会于是展开紧急会议,表示两年来梧槽坊外围因地铁工程影响了交通,原以为2016年可以坐享地铁线完工后的甜头,没想到过河拆桥,到时必须走人,平白吃了两年亏。他们整理出三大诉求,要求减租、集体搬迁、提高赔偿,希望当局能够予以考虑。
新闻上街后一天,建屋局马上作出回应,说这些商户的租约本该在三年内逐个到期,也就是说合约到期时,还不到2016年搬迁大限。建屋局十分委屈地说,根据合约,本没理由作出赔偿,现下的优惠配套“完全出于善意”。
言下之意好像是说,获得赔偿已经是无上恩典,何必诉诸请愿?
我非常惊讶于当局的精于计算,一切都太符合逻辑:五年后搬迁、合约三年内到期、合约到期没有理由赔偿、赔偿了等于善意。
我试着如上简化当中的逻辑设定,越发觉得法律上教人无从辩驳,却在情感上说服不了人心,至少那些唯梧槽坊以生存的老商家以及不久前才花巨资顶下店面的新商家如今情何以堪。
不可否认,也有商家告诉我,以往“陆交局”三字一出台,什么赔偿都没有,但我们必须思考的是,经验不一定正确,条例律令也必须跟随时代脚步作出修正。放大来看,征地是为后人谋福祉,开辟道路解决国家问题,但当我们聚焦在这180多户商家,如果不妥善处理,这些传统小商人该如何维持生计?如果一个商铺养活5个员工,牵扯出的是近千个家庭。1000个家庭生活受影响,能引发的蝴蝶效应也足够成为国家问题,不能仅凭“仁至义尽”就罔顾老百姓面对的难题。到底谁比较委屈?
老残说过,贪官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清官,当清官刚愎自用,紧抱法则以为圣典,避忌人情,清官能做出的伤害恐怕要比贪官来得深远可怕。
值得庆幸的是,当下的社会并不是老残游历过那荒谬的清朝末年。
五金店老板对长衫客的气恼,或许是因为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伤害了他们的尊严。
其实梧槽坊商家们都意识到自己诉求获准的机率微乎其微,但他们奢望的是,至少能有对话的余地与权利。
他们要的不是赔偿,而是平行对话的尊严。
载2011年12月4日《早报星期天》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