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March 2010

为什么小生会联想起《绿野仙踪》的名字?

或许是太苛刻了,Alice in Wonderland 对小生来说,似乎不尽人意。对于故事新编的叙事类型而言,新剧本并没有对原著作多大的颠覆与突破,至多也就是一次新科技的重新包装而已,辜负了叙事框架中Alice“重返”的意义,因为故事中Alice口口声声要自己决定自己,最后还不是要照着神谕办事(这不就是Propp的民间故事叙事元素之一?)。White Queen 芭蕾舞般的做作暗示了软性暴力的来临,或许这是唯一亮点。小生可以想象一个长大的Alice进入Wonderland 的情景:White Queen 统治了世界,被囚禁的Red Queen诉说了她曲折的身世与备受歧视的外貌——不就是“白色”中心主义吗?——Alice决定,协助White Queen 继续残害她。仙境仍是梦幻般的诱人,生物植物都是理想化的温驯美丽,目睹的一切都是乌托邦的视觉感受,俨如福柯所说的,那些不美好的、丑陋的、病态的、衰老的,都被集中起来,囚禁在遥远的荒岛,只有血统高贵的、健康年轻的那些,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Wonderland。最后Alice在一片雀跃中梦醒,嫁给那位猥亵的公爵。还有一点值得赞赏,影片中没有嘴对嘴的接吻镜头,还有Hatter的Breaking 果然把全身打烂了。

3D工业的蓬勃向读者迅唤一种遥远的记忆,它把二元对立的视觉冲击无限放大,在那个妄想世界中,所有内心丑恶的东西都将邪恶浮现于物体的表面,举止甚至声音。3D fantasy 无时无刻要求你以貌取人,无时无刻在嘲笑那些不具备天生美貌或后天华丽装扮的人们,一点怜悯也没有。

也有人说一切乌托邦的故事都是反乌托邦的,那么以上的批判就显得过于严苛,甚至太小家子气了。因此就不说故事内容,来谈谈电影的叙事手法,直线单一,回到最原始的童话结构。对比起王家卫的《花样年华》,两种截然不同的叙事模式。60年代香港的色调依然是那种浓得化不开的脑部刺激,反而更像梦,更不真实,而Alice in Wonderland 则是拟真的失败。《花样年华》最好玩的是它的叙事时间在千百个蒙太奇之间被消磨得所剩无几,不断被浓缩放大浓缩放大,只能说技法淋漓尽致了,的确很适合“偷情”这一主题,就不让你看到太多,就是尽量避免露出马脚,反之,太直线就太多马脚了,幸好Alice 最后跳了一小段狂欢舞。

电影尾声Alice建议进军中国市场,仿佛一个突如其来的后设声音在玩弄虚实,是太无聊了还是意味讽刺?果然Alice从 White Queen 那里学到了新殖民主义,你看她最后那张苍白的脸。

(Wiki 了原著的资料,原来电影或是长久以来的大众文化,都把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 Looking Through the Glass 两部作品的人物情节都搞混了,才发展出今天的Alice in Wonderland。以前看过的电影版、卡通版、儿童读物版已经难以回忆了,所以上面说了这么多,很可能完全就是歪理,没有根据。算了,反正部落格是抒情的,谁叫你去考据?)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