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April 2014

【牛油书评】胡晴舫《悬浮》

心理学有一个“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eration),1967年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经实验后提出,说的是,两个陌生人之间,只要翻过六层关系就能产生联系,以此试图描述一个看似错综却很紧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就像我们现在在面簿上用户与用户之间“共同朋友”那样,即便是素昧平生之人,却总是惊讶的,那人是我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之云云。

台湾作家胡晴舫的新小说《悬浮》(麦田出版)仿佛就是以这个概念发展出来的小说。小说讲述了十个不同城市人的故事,这十个散居世界不同城市的主人翁,彼此之间有着某层藕断丝连的关系,他们彼此互不相识,但各自发展的故事却又仿佛相互作用着,将这大千世界一笔勾连了起来。

如题,可能小说家想要描述的正是一种城市人的状态:悬浮。而这种状态恰恰是陌生人之间斩不断的丝织成的网所高悬起来的结果。《悬浮》并不像西西那本著名的《我城》通过城市人(香港人)的意识流叙事谈论生活的压抑以及身份的认同(香港意识),《悬浮》轻描淡写地说故事,故事里的人物感觉上更老练世故一些,也显得更虚无。

10个人物,分别出现在台北、东京、香港、澳门、纽约这几个大都会,恰恰也是胡晴舫生活的足迹。出生台北的她,在台湾和美国升学,曾生活在香港、东京,现则旅居纽约,仿佛可以从这些故事中窥探到小说家的影子,或也可以说小说凝聚了她对这几座城市的生活感受。

小说第一章特别生动隽永,说的是某日早晨的东京,一个青年遇车祸被撞死。一个老太太安藤女士正好遛狗经过,趋前看那青年,青年临死前只说了一句:“笨蛋”,安藤老太太像着了魔,感觉有所亏欠,自此每周去拜访青年的父母,成为生活的必需。结果在第二章中,又恰恰透过一个不相干的台湾女子的眼睛——她正好途经目睹了事件,原来青年因为遛狗的老太太挡道而赶超,因此不慎被车子撞个正着,让那句“笨蛋”突然有了某种反讽的意味。但对于那位台湾女子来说,那起致命车祸,无非生命中之插曲,她有她自己的故事要进行,亦即那淡薄的六度分隔理论联系。

这些城市小人物的故事,像是在刻画众生相,没有大喜大悲,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谈情欲谈贫贱夫妻谈金钱谈政治,这些生活片段,个人独白,最后总是以一种“日子还是要照过”的口气作结,这却也在在是城市生活的一种事故的使然,伸个懒腰继续埋头生活,那些浪漫的奇幻不过镜花水月,生活才是硬道理。

第六章描述一对有趣的台湾老夫妻,适逢台湾总统选举,两人各有心目中的候选人,一早起床就唠唠叨叨吵个不停,恰是台湾社会很生活化的情境,政治无所不在。老公是个爱吃花生酱的男人,老婆却对花生酱过敏,两人吵得激烈,老公不知怎的就把搽花生酱的小刀扎进老婆的面包里:

“他老婆在朋友陪伴下去了医院。他如愿将他的宝贵选票盖给他心目中的理想候选人。到了晚间开票,儿子因为回来投票,留下来跟他们吃晚餐,全家三人一起坐在电视前收看新闻,听那些名嘴分析选情。没能去投票的老婆全身布满可怕的荨麻疹,右眼肿如核桃,像只猴子四处抓痒。随着开票所一间间报数,她的候选人一路长红,她一张嘴笑得很开,露出白牙和红色牙龈,一脸得意万分。就跟你说,不差我一票,他也会赢。她就像一名赌客,因为她下注的那匹赛马光荣赢得冠军那般沾沾自喜,不由自主地炫耀胜利。他后悔没多塞点花生酱。”(页123-124)

——如此危险的生活趣事。国家政治于这对老夫妻,仿佛只是斗嘴用的资本,只是一旦较真起来可能就酿成一场危险的恶戏。

至于《悬浮》里刻画最深的,无非一段段城市男女的情欲挣扎,以及“孤寂”,这一重大的城市命题。不知为何,现代都市生活总能酝酿孤寂,像村上春树以降的日本城市文学,张爱玲的上海,城市像是一座座孤寂的巨大庇护所,致使不甘寂寞的城市男女盲目地寻欢作乐,耗尽了青春,却越来越空虚寂寞,直把自己折腾得半死:

“瞧瞧妳这副德性。她不怪他。每天两包烟,中午便开始喝烈酒,数不清的男人,长期日夜颠倒,入不敷出,偶尔靠跟人睡觉赚钱,做这些事情会有后果的。如果当初她怀着孩子就嫁给他,也会有后果的。人一辈子就是在担心后果和承受后果之间过去了,她决意要过不想后果的日子。但不想后果,也有后果。那个后果就体现在她那张提早衰老的脸孔,五官全走样,满胸满臂日晒斑点,一口烟渍黑牙,头发松质枯黄易断,不化妆很难出门,搽了粉又像裹了面粉等着下锅油炸的鸡皮。”(页85)

而爱书人不也是执拗的孤寂者之一种吗?这可爱的执拗:

“奇怪,会在书店逗留到关门时刻的客人常常形单影只,最终不得不离开书店时,表情永远恋恋不舍,宛如一旦离开书店,从此就再也看不到一本书了,虽然阿海相信,这些顾客家里大概都已经堆满了书,书架永远不够用,每格架子都双层排放,书依然满溢出来,一落一落搁在地上,摆得满地皆是,家中难有自由活动空间,但他们在外头每看见一本书,无视新旧,不辨内容,满心只想把书带回家。收留流浪狗的人应该是同等心态吧。收一只,再收一只,明知道自己能力有限,不宜见一只狗收一只狗,时间不够,空间不足,金钱太少,每天都告诉自己,够了,先这样了……却依然无法阻止冲动……”(页96)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