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May 2010

地球太危险了,还是回火星去吧

新加坡《联合早报》上星期刊载了一篇再尼哈山(Zaini Hassan)撰写的文章〈马来西亚的华人,你们还要什么?〉,转载自《马来西亚先锋报》(Utusan Malaysia),这份对“马来西亚华人”而言相当没有好感,既熟悉而又陌生的报纸,其主要原因是华文报章经常要引经据典自《先锋报》,但华社人士普遍不会买一份来,哪怕是随意翻阅。

这篇文章指出马来西亚的华人在经济上取得成就,但政治上仍由马来人统治,相对的例子是新加坡,一个被作者描述为新加坡本来就不是华人的家园的地方。接着作者承认马来西亚华人的教育体制非常优秀,培养了许多人才,但同时垄断了私人企业,作者列出了马来西亚十大富豪榜作为证据,悲叹这就是马来西亚的现实,以此来反驳“马来西亚华人”普遍上对执政党的攻击。

该文章的论点不无道理。“马来西亚华人”在马来西亚的刻板印象中,属于富裕的族群,首先必须质疑这种刻板印象的可靠性。如果我们说高加索人普遍上鼻子较挺拔,黄种人个子较瘦削,这种racial portfolio还算是生理上正确的,但如果说白种人比较有文化而非洲人比较没有文化,这种论断就有必要受到挑战,原因是文化这个概念太抽象了。那么富裕也还算是一个具体的名词了,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或许是“马来西亚华人”的这种概括。无论什么种族、族裔,它的内部必然是矛盾多元的,绝不是一种统一的概念,作者的指涉大概就是认定在马来西亚,肤浅的那些人,哦,是皮肤比较浅色的那些人,都是富裕的。作者认为这些富裕并且垄断经济的人得到了许多好处,以至于发出“马来西亚华人,你还要什么”的哀愁。

本人基本同意这些事实之陈述,但如果换个角度来批判或许这个问题能够迎来另一种解决方法。首先就没必要区分“马来西亚华人”与“马来西亚人”,大抵,护照上的户籍会告诉你答案,马来西亚公民的身份证也没有任何种族识别的代码,因此我们可以预设马来西亚政府是不愿意以种族划分国民的。我们可以把马来西亚人划分为:农工阶级、中产阶级、资本阶级以及统治阶级,以国民功能身份的分工以及实得利益、政治权力的多寡来作阶级判断,而非所谓racial portfolio式的种族歧视观点。这样区分以后,我们就可以发现资本家与统治阶级之间的密切联系,他们之所以获得经济上的巨大利益,实际上不能说不与统治阶级有关联。马来西亚政治的廉洁现实是有目共睹的,修理一台汽车的价钱能买多一辆新车之类的账单比比皆是,因此作者所谓的垄断者的“马来西亚华人”其实一直与权力机构保持共谋关系。而这种共谋关系以某种种族色彩面市,使得舆论一面倒地倾向种族关系而忽略了现实层面的阶级矛盾。或者说,这是马来西亚式的解决方案,以种族矛盾取代贫富悬殊,把种族化的马来人描述为广大弱势的受剥削者,把种族化的华人描述为少数强势的剥削者,这种区分是很有问题的。因此为人民争取利益所要批判的对象绝不是“马来西亚华人”,更应该是马来西亚的资本以及统治阶级,他们才是囊括最多资源的利益团体。最后还别忘了,马来西亚是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还有传统的苏丹、皇族作为一种更特殊的团体,为了避免部落格被迫关闭,抑或是被官方控告,还是将他们也纳入统治阶级的好。

说到底,“马来西亚的华人”与“马来西亚的马来人”二者的概念是单调又刻板的,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又那么疏远,没能相互了解、沟通,在报章舆论上往往被热心的作家们搞得鸿沟难以逾越,当然两者之间的分歧还有一段长久的历史渊源,不是三言两语能够道出的。大家的论断永远建立在不相了解的基础上,陷入偏狭的盲点,浪费了许多笔墨以及纸张,这是一个急需环保的时代,地球这么危险还是回到火星去吧。

如果要以种族化分,马来西亚最有势力的两大团体华人与马来人,永远是主流,他们一直在争权夺利,而正是那些所谓的资本与统治阶级作为他们的代表在作政治演出。最可怜的是印度人以及马来西亚的原住民。马来半岛许多原住民就连语言都要消失了,华人印度人至少还有华小与淡米尔小学。马来西亚华巫印热热闹闹住在郊区、市区每天为生活烦恼的时候,马来西亚森林深处的原住民都快找不到好木材盖屋子睡觉了,这便是我说的,这是一个急需环保的时代,马来西亚最有势力的政治团体主导了一切在那里纷纷扰扰,真正的底层社会除了从中得到一点渲染的情绪外,自身的利益一点改善也没有。这些马来西亚的利益团体,你们还要些什么?请环保一点,不要再浪费口水了,拿来浇花不是更美妙吗?

2 comments:

maileng said...

不行,彼口水太酸,浇花会死。

Anonymous sa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