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December 2015

【小生之言71】人生减法

我们的生活建立在这样一个奇怪的基础之上:

需要一件衣服,生产商便制造上千种服饰,每种数以万计;
需要一餐温饱,生产商便制造上千种食品,每种数以万计……

商品为了“预防”我们有所“需要”而大量“生产”。
我们拥有了消费的自由,但这种选择便利的背后,商品生产的数量,永远大于需求,酿成巨大浪费。

浪费就像每天新鲜烘培的面包,当天卖不完就得下架丢掉,当然商家有各自的基本收益底线,不至于每天血本无归。换句话说,商家会为了卖出100个产品得到盈利而制造出1万个东西,第101个就算花红了。

市场有其规则,大量生产用以压低商品单价,消费者才能买到便宜商品,刺激消费,一环扣一环,活络整个经济体系,这也包括垃圾处理和环保工业,形成庞大的经济巨轮。

我们似乎避无可避。

最近晚上回家都收看BBC Earth频道,听大卫·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爵士经典的声音,讲解动物世界的奇观,那些乌托邦式的画面。最新系列The Hunt,其中一集讲述当今大型捕食动物的处境,蓝鲸、老虎、狮子、老鹰、北极熊……这些处在食物链最顶端的动物,正面临灭绝的危机。人类贪婪扩张,导致这些动物失去栖息地,失去猎场,失去生存的希望。

不久前访问了博物学家李家维教授,他指出,20万年前人类崛起后,地球上从来没有过这么大规模对其他物种的杀戮,许多巨型哺乳动物就是在人类的竞争下灭绝,而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降临。

这位曾经发现地球最古老动物化石的古生物学家,目前正致力保育热带雨林植物物种的保育工作者告诉我,人的存在即是对自然的破坏,先要有这层认知,再思考人类应该怎么补偿自然。

的确,人不一样,人不是逐水草而居的非洲草原草食动物。那些草食动物以数量确保物种不致灭绝,被捕食者围捕时大家竭力逃跑,当捕食者成功逮住一个大快朵颐的时候,其他的草食动物就恢复平静,吃起草来,暗自庆幸被吃掉的不是自己。

人若是被狮子老虎捕食,之后考虑的,就是如何集合力量把猎食者全部杀光,非洲一些部族现在仍会报复吃掉他们牲畜的狮子。此外还有中国诸多打虎故事,古埃及、希腊、亚述的猎狮传统,都说明了历史上人类如何与这些捕食者置换地位。

至于弱肉强食的规律,则被转喻,内化成人类社会内部的潜规则。

环境危机迫在眉睫已是老生常谈,没想到自1997年失败的《京都议定书》之后,人类浪费了18年才终于达成了共识。刚结束的巴黎气候大会,各国代表终于作出令人振奋的承诺,签署《巴黎协定》,誓要把气候暖化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减排之余,也意味着全球经济的绿色转向,似乎开启了地球新篇章。

大卫·艾登堡在纪录片尾声中说道:“大自然有其复原的能力,而人类则有其改变的能力。”

一如化石能源的使用,或许我们并不自觉,多少年来我们每天消耗的能源,竟来自五六百万年才能生成的化石原料。我们每一秒钟都在销毁一段几百万年的地球历史,这样的隐喻实在令人不安。

大自然有能力复原,但它需要时间,这时候人类就需要改变,为自然界争取时间。

老子说:“为道日损”,或许我们能做的第一个改变,就是把生活,化繁为简。

29 November 2015

【小生之言70】巴黎恐袭之后

欧美诸国空袭叙利亚,百姓死伤并不亚于恐袭,反而成为伊斯兰国宣传的工具。


11月13日晚上,我在布里斯班昆士兰表演艺术中心看音乐剧《悲惨世界》,次日一早搭飞机回来,一下机就读到巴黎遭遇恐袭的新闻。死伤最严重的地方,是在巴塔克兰(Bataclan)剧院。我透过视频,想象那过程的骇人,剧场的密闭空间、子弹、鲜血、死亡,以及其后的警匪驳火、哀伤、报复……凡此种种,想象那天身处表演艺术中心的我,如果遭遇这样的袭击,该怎么办?

剧场空间变成一个杀戮的舞台,很多人看到了伊斯兰基本教义极端主义,但那事件也令我联想起2012年美国奥罗拉电影院枪击事件,以及挪威纳粹分子布列维克。

回顾九一一事件以降,我们总能透过媒体直播、复制恐怖袭击的画面,飞机撞入世贸大厦、爆炸、惊慌逃窜……到今年初法国《沙尔利周刊》(又称《查理周刊》)编辑室遭枪手血洗,人们也通过直播目睹了警方追捕恐怖分子的全过程,还有伊斯兰国组织崛起后惯用的恐吓性斩首、屠囚画面,恐怖主义在这十几年间,反复作为可视的事件被复制、重演。

法国已故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德希达(Jacques Derrida)在九一一事件发生后,即谈到西方媒体的操作,如何把暴力的内容简单化、纯粹化,使受众的理解变得片面,而忽略了西方自身如何制造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之所以恐怖,是因为它变得片面,反思缺席。

在《恐怖主义的哲学》中,德希达与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r Habermas)分别就恐怖主义提出见解,这本于九一一事件后出版的书,有太多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令人不得不深切反思,敌我关系是如何变得像今天这样的理所当然:是因为美国的邪恶轴心论调?还是恐怖主义的反扑?

哈贝马斯以现代性的历史角度检视恐怖主义。17、18世纪法国大革命爆发,欧洲进入启蒙时代,开启现代性,理性主义得到发展,但19世纪以降,资本主义取得主导地位,经济与资讯进入全球化的年代,西方列强瓜分中东,现代性并没能让阿拉伯人民取得民主与自由,反而在传统生活被拔除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矛盾。

德希达也批判了美国在中东的布局,比如扶持独裁政权,均为恐怖主义铺路。

如果以后殖民主义的脉络来批判欧美诸国百年来如何瓜分中东的石油利益,从一战后,英、法、俄三大霸权瓜分鄂图曼帝国的赛克斯—皮科秘密协定(Sykes-Picot Agreement)就可见一斑。其后遗症,就是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科威特等国界的划分,暴力撕裂自然民族聚落的分界,为多年来族群冲突留下伏笔。

巴黎恐袭事件后,各国表达反恐立场,仿佛万众一心,但俄罗斯战机遭土耳其军方击落,却在在暴露了各国间的紧张关系。进一步观之,整个中东权力集团的矛盾,其程度并不亚于冷战,各个政权与武装组织在诸国的资助下,多年来扮演利益争夺的代理人。

单就叙利亚内战,阿萨德政权背后有伊朗和俄罗斯做后盾,反对派如自由叙利亚军等组织,背后则有美国、法国、沙特、约旦等在撑腰。土耳其虽是美国盟友,却压制反对阿萨德政权的库尔德人,现在还射下俄罗斯的战机。混乱的合纵连横局势中,伊斯兰国组织趁机崛起,通过极端意识形态、走私石油古迹的利益,建立庞大势力。

回到哈贝马斯与德希达的观点,前者认为恐怖主义是现代性中,理性沟通扭曲崩裂的结果,后者认为恐怖主义更像是自体免疫的第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冷战;第二阶段是冷战结束后,九一一事件被纪念日化;第三阶段则是镇压的恶性循环,西方正走在自毁之路。

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超越国家主权的国际机构,更深化的世界主义,但十多年后的今天,联合国、国际特赦组织等世界主义机构,依然受国家主义绑架。这些机构从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便不断向国际社会疾呼,却四年来不受重视,以致有今日巴黎恐袭如此标志性的悲剧发生。

或许空袭之外,国际社会更应该建构一个更有效的国际主义机制,对付犯下战争罪行的阿萨德政权与伊斯兰国,匡正普世正义,才能消弭极端主义,但在各自权、利面前,普世价值似乎显得一文不值。

24 November 2015

【牛油书评】恐怖时代的哲学

  11月13日,法国巴黎遭遇恐怖袭击,夺走100多条人命,数百人受伤,伊斯兰国组织(ISIS)高调承认策划袭击,法国随即空袭报复,事件被比作欧洲版的911事件,迫使欧美诸国加紧协商对付伊斯兰国。

  巴黎恐袭不久后,也证实了10月份坠毁的俄罗斯客机遭炸弹袭击而解体坠毁,俄罗斯也因此投入更多军力打击伊斯兰国,中东局势越发紧张。

  一系列恐袭事件拉响安全警钟,意味着自911事件以来,中东的不稳定因素,仍然能以跨区域的方式,将战场再现和平地区,制造恐慌,撕裂社会。

  事件也迫使人们思考伊斯兰国与恐怖主义之根源。在哀悼死难者之余,也检视历史与媒体的操作,开始有人反思欧美主导的媒体,歇斯底里地聚焦巴黎恐袭,而忽略了巴黎事发前一天的黎巴嫩自杀炸弹袭击,以及中东长久以来乱局所带来的人命伤亡,以及人道危机(叙利亚难民问题就是长久以来国际忽视中东局势的最显著表征)。

  恐袭与空袭,一字之差,如果按照解构主义的批判方式,去除其中权力关系的二元对立,恐袭与空袭,对一般百姓的伤害,以及所带来的精神创伤,几可对等,正义的定义陡然变得模糊,所有行动的正当性与内在正义都须被重新检视。


今年初,台湾南方家园出版了《恐怖时代的哲学》(叶佳怡翻译),本书是作者吉尔安娜·博拉朵莉(Giovanna Borradori)2001年在911事件发生后与当代两位重要哲学家尤根·哈伯马斯(Jurger Habermas)及雅克·德希达(Jacques Derrida)的对话记录。两位哲学家以各自学派的视角,解释恐怖主义的内涵,并试图为恐怖主义危机寻找对策。

  出生于意大利的博拉朵莉(1963-)是美国瓦萨学院的哲学教授。德国哲学家哈伯马斯(1929-),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哲学,主张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开创理性沟通行动理论(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学说。法国已故哲学家德希达(1930-2004)则是解构主义哲学的奠基者,强调去中心,取消二元对立,解构文本深层结构。

  哈伯马斯与德希达的学派观点非常不同,博拉朵莉试图从与两人的对话中,为恐怖主义危机找到哲学出路,并在对话录后,撰文从两人哲学体系的框架,强化对谈的内容。911事件距今14年,但两位哲学家的观察与思考,在方方面面依然适用于今天的世界局势,为今人提供哲学参考。

  博拉朵莉在中文版序中也提到了,去年起伊斯兰国斩首人质的视频流通,与911事件飞机撞入世贸大厦的画面,如何被媒体不断复制放送。她指出,人质身穿关塔纳摩监狱风格的囚服被斩首的画面,以及操着英伦口音英语的侩子手圣战约翰(Jihadi John),极其有效地“刺穿全球的荧幕”,但在墨西哥被斩首的许多记者却从来不被注意到,这便是当代媒体机制造成的吊诡现象。

  博拉朵莉指出,这种影像复制使得受众成为“麻木的见证者”(哈伯马斯语),扩大了恐怖主义的骇人效应,打击多元主义,将受害者与施暴者简单二元对立,“后果将非常严重”(德希达语)。

  这也正是当今人们面对的严峻挑战,尤其巴黎恐袭事件之后,各国首脑、各地民众同声谴责,加上网络的推波助澜,敌我关系越往两极分化。

  本书中,哈伯马斯从康德以降的理性哲学诊断恐怖主义,认为西方社会应当检视自我文化,因为现代性除了发展理性之外,其资本主义的扩张,造成“无道德的西方世界对上理应充满精神力量的宗教基本教义派”(页38)的两极化冲突。

  哈伯马斯认为,全球化经济发展,将世界分割成三种国家:赢家、受益者与输家。这个过程中,阿拉伯国家以欧美经济霸权马首是瞻,“在不停加速的现代化进程中,他们的人民不停被从传统文化中拔除。在欧洲的情况较好,其体验较接近创造性破坏,但在其他国家,他们的生活习惯仍在解体,而创造性破坏却无法承诺补偿那种痛苦。”(页55)

  这时候“暴力”则充当激化的媒介,将基本教义派变为恐怖主义,最终导致沟通断裂。

  哈伯马斯相信,只有通过透明、不被扭曲的理性沟通,才有可能医治恐怖主义这一现代性病症。

  德希达则认为,恐怖主义是现代社会的自体免疫过程,是现代性形同“自杀”的一种自我反应机制。

  在讨论911事件的一开始,德希达便反问:911事件是史无前例、无法预料的重大事件吗?事实上911事件以前,世贸大厦就曾遭遇炸弹袭击,若追溯历史,世界各地其实正不断发生同质性的恐怖主义活动,但911事件却在媒体的操作机制下,产生了更重大的意义。

  德希达认为,从冷战时代开始,美国在中东的部署,其中包括武装阿富汗武装组织等做法,其实早为世贸大厦“悲剧”铺好了路。若以同样思路来看当今伊斯兰国问题,美国与俄罗斯两大阵营,多年来在叙利亚的部署,利益的争夺,无疑也为伊斯兰国的崛起铺好了路。世界政治并未吸取教训,从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的恐怖主义,到卡伊达组织无定向式的恐怖主义(哈伯马斯认为卡伊达组织活动中,政治目的已经消解),到伊斯兰国欲建立基本教义国度的恐怖主义,历史不断回旋,恐怖主义则不断以新的面貌出现。

  德希达也提出“将临的民主”(La democratie a venir)的概念。他认为,在众多政治政体中,只有民主的概念欢迎挑战,也愿意自我批判,甚至无止尽地改善,但民主不会完全的落实,它是一个将临的概念,其不可能发生,却也正是“民主的承诺”。(页133-134)

  
哈伯马斯与德希达都提到国际法所能扮演的重要性,列举联合国、海牙战争法庭等机构,都能够扩大世界主义的影响力,但问题在于,现实中,国际组织仍受制于强权,未能发挥最大的功能,因此德希达特别强调世界主义应该摆脱国家主权的概念,超越国家。

8 November 2015

【小生之言69】一种宁静的政治抒情






马来西亚网络歌手阿米鲁丁(Amirudin Hizadin)一曲“Mana Hilang 2.6 Bintang”(2.6颗星星都去了哪里)在网上爆红,才几天就累计近15万点击率。

他在歌曲简介中写道:“这是一首,关于一个生活在黑暗国度的忧郁年轻人的歌。”

熟悉马来西亚政治的朋友,或许单看题目就很快能联想到首相纳吉的“26亿门”捐款事件。

今年7月,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此事后,纳吉陷入上位以来最严峻危机,虽然他仍在党内稳坐帅位,但在前首相马哈迪派系挑战、净选盟4.0和平集会、极具种族主义色彩的916马来人尊严大集会等一系列事件后,人们对纳吉政府的信心再创新低,10月份默迪卡民调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其支持率只剩下23%。

阿米鲁丁民谣式的曲风,让人想起鲍勃·迪伦年代的那些歌谣,那些面对政治巨兽感到悲愤彷徨,却又不得不抒发情怀的歌曲,没有哗众取宠,只有绵延的哀伤。就像杜甫说的“感时花溅泪”,民谣的曲风本就像花,用以时代抒情,无不催人伤感,阿米鲁丁这首歌,就有如此感染力。

这首歌不像嘻哈歌手黄明志那些极富争议的作品,没有激烈的语言,没有浮夸的音乐录像,就凭一把吉他,忧郁的歌词,通透的歌声,阿米鲁丁为政治议题提供了另一种抒情方式。

这几年,马来西亚公民运动在一次次集会中慢慢建立秩序,集会中人们不忘保持卫生、友族间互助,这些表现都在国际媒体中得到正面报道。

不过,基层在面对政治,尤其是“26亿门”这样的事件时,语言上总是抒愤,甚至暴力的,像践踏领导人肖像的事件就变相成为焦点,总逼着政治议题的辩论节外生枝。

阿米鲁丁的出现,或许提供的,是一种宁静致远的力量。

两周前董桥来新加坡演讲,席上与杜南发先生对谈,也谈到了文字沉静的力量,那些滥情的、感情流露的、情绪化的文字,没办法感动人,所以在下笔前必须找到内在的平和。

两位前辈的观点,用在政治抒情上,我想道理也是共通的。

阿米鲁丁在歌中谈到了消费税、油费、大道收费等实实在在的生活问题,相信也是许许多多马来西亚城市马来年轻人近来备感压力的民生课题。他也讽刺人们竟一厢情愿等待一马援金,将之视为救命稻草,而忽略了整体政治格局对个体生存的影响。

上周,我开车北上居銮和加影给学生办讲座,一路上过了好多个收费站,尤其是从八打灵到加影短短20多公里的路程,竟就过了三四个收费站,花了十多块钱,暗忖当地人如果每天开车来回该怎么应付?这时阿米鲁丁的曲调就很快碰触到那种心情了。

这几个月回新山时常搭德士,与德士师傅聊天,想听听他们对马来西亚政局的看法,有一个大哥相当愤怒于慕尤丁被撤副魁职务,认为那是中央对柔佛州巫统的削权;又一个大哥感慨安华出狱后已近七旬该如何延续政治生命;还有一个大哥告诉我,他相信纳吉,他认为作为最高领袖,纳吉收到政治献金之后存放个人户头,能够方便在竞选期间随时提款,把钱分给穷人,帮助有需要的人。我听了一时不知该怎么回应,而他继续告诉我,如果把钱放到党的户头或是别的什么监控制度底下,就太麻烦了。

或许,这已是一种地方政治行之有年的规则,有人拥抱它,也有人嗤之以鼻。马来西亚的政治问题,或许就在于制度迟迟无法建立,许多败劣的习惯已成自然。虽说纳吉在事件后急急忙忙成立国家政治献金咨询委员会,表现姿态,但态度有多彻底始终备受质疑。

阿米鲁丁在歌的尾声唱道:“我开口问他,可是他还是沉默不语”,感觉就像“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就在风中荡),的确,许多来自基层的疑问,还是没能得到解答。

载11月8日联合早报《早报星期天》

11 October 2015

【小生之言68】迷雾


石黑一雄的新作《被埋葬的记忆》讲述一对年迈夫妻寻找记忆之旅。

  那是不列颠人与撒克逊人战争结束后的英格兰,大地被神秘的迷雾笼罩,生活在迷雾中的人,变得善忘,仿佛集体失忆。

  艾索和碧亚翠丝两人决定出走寻找他们印象模糊的儿子,在途中遇见一个撒克逊战士,和受伤的撒克逊孩子。四人结伴同行,途中又邂逅亚瑟王传说中著名的盖文爵士,进而走向屠龙之旅。

  在空气污染指数飙升的日子里读这本小说,有其巧合的异趣,对于烟霾,人们似乎也是患上集体失忆,只有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才又紧张起来,才又记起这些,原来前年就发生过污染指数超过400点的夸张事情。

  就像美国俄勒冈州的枪声,人们一次次通过血来提醒自己,原来历史一直在重复。奥巴马甚至批判人们已经变得麻木,因而再次掀起美国枪支管制的讨论。

  谈到枪支管制,反对的人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拥有枪支,支持的人则认为这是解决枪击案的根本性对策。反对的人会说,枪支无非工具,能够保家卫国,也能够用来抢劫杀人,它是客观之物,决定性因素始终在人。支持的人则又要大力抨击美国的军火商,以及其庞大的利益网络。

  于是,又在一波又一波的歇斯底里中,人们淡忘了这些事,军火交易照常,人们日子照过,时间治愈哀伤,至于立法方面的问题,还是等下次事情发生再说吧。

  烟霾问题不也是这样?只是这一次持续得够久,一些事情不得不表态了,比如说印度尼西亚方面对于是否接受新马协助灭火的态度,反反复复,最近终于是接受了。那些可能涉及烧芭的新加坡相关公司,则被当局点名,准备进一步调查,其中亚洲纸浆纸品公司(Asia Pulp & Paper)的18种纸品上周起遭职总平价合作社下架,一时大快人心。不过这样的举措,对大局而言,恐怕都只不过是象征式的惩罚,更重要的只是展示姿态。

  说到底又是企业良心的问题,但在巨大利益面前,良心值多少钱?

  买衣服的时候,人们往往考虑的是价格、美观和实用性;买一条鱼,考虑的则是新鲜与否、分量和价钱。人们很少追究制造衣服的过程是否涉及童工、剥削、污染,也很少理会那条鱼是不是过量捕捞的产品,探问那张网里可曾网住其他小鱼、珊瑚或是无辜的海龟。

  如今烟霾事故教导我们,就连一张纸,背后都涉及庞大的资本运作问题。我上网看了一些纪录片,环保机构大力指控烧芭问题背后的推手——无节制地开垦油棕。尤其油棕在工业上的广泛运用,从巧克力、雪糕、肥皂、化妆品,到汽车燃料和提炼抗生素,这才赫然发现,原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都隐藏了你难以简单理解的复杂现实问题。

  单是想想都觉得累,不得不质疑,消费者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不过我想,不作为的话,就连改变的机会也没有了。

  《被埋葬的记忆》里,迷雾来自一头可怕的巨龙魁里格。后来,巨龙死了,迷雾开始退散,但不列颠人与撒克逊人的战争却要开打了,艾索和碧亚翠丝也担心,他们是否会想起一些不好的事情,因此不再幸福了呢?

  或许遗忘能让人更好过一些。这样的疑惑一直持续到故事完结都没有解决。我想,石黑一雄要探问的,依然是他关注的,记忆的虚构与真实的问题。到底有没有一头龙,到底有没有迷雾,或许都无关紧要了,更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勇气走出迷雾。

【牛油乐评】月之玩转

  为什么一场音乐会要定主题?

  有了主题,乐曲之间才能形成互文关系,强化彼此的象征,深化观众的感受。这就像一首诗,必须经营意象,失去意象,就成了流水帐。一场音乐会,主题失衡,则成了大杂烩,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月是永恒的命题。古今中外,月被赋予深远的文化含义,美国男声合唱团Chanticleer这次来新加坡演出,巧妙玩转月之意象,便恰到好处融汇不同时代不同情绪的歌曲,关联出新意。

  英语“Over The Moon”有欣喜若狂之意,疯狂(lunatic)一词也来自月亮(lune)。Chanticleer带来了几首当代作品,也充分表现了作曲家狂想的意味。由Mason Bates为他们量身定做的“Observer in the Magellanic Cloud”(麦哲伦星云里的观察者),便把叙事视角拉到外太空,从星云之中观察纽西兰毛利人对宇宙星云的吟咏。歌者以节拍器“滴滴滴滴”机械式的声响制造卫星飞船的气氛,一位假声男高音与一位男高音则以调皮的节拍反复重唱,其他歌者则以毛利人的语言唱起祝歌,形成非常有趣的超现实对话。

  19世纪诗人朗费罗(Longfellow)名作《潮起潮落》以潮汐比喻物是人非沧海桑田,芬兰当代作曲家Jaakko Mantyjarvi为诗作谱曲,以小调喟叹人生。潮汐涨落受月的牵动,Chanticleer演唱此歌又进一步丰富了月的意象。这首歌也展现了合唱团低音之美,结尾两次低音哼鸣,仿佛低音提琴浑厚的弦音,结束时进入一片寂静,就像浪潮卷走天光时,嗡嗡的低吟。

  当代作品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让听者莫名其妙的境地,或是卖弄民族特色而坠入刻意营造异国情调的泥沼,但Chanticleer委托创作的作品,在实验之中保持了古典,可惜的是,这类曲目为了炫技,难度往往影响了情感的表达。

  Chanticleer创办之初的一大目的是要重返文艺复兴,就像是一种编制性的复古主义,以纯男声演唱该时期的宗教与世俗歌曲。成立至今35年,他们不得不拓展曲目,委托创作是一个重要的办法。这次他们展现的新作品,也都保持了合唱团的格调,强调和声变换,玩转节奏,但不刻意撕裂嗓音。

  这次他们只演唱了四首文艺复兴时期作品,表现四平八稳,均在上半场,间中加入了浪漫派的芬兹(Gerald Finzi)与埃尔加(Edward Elgar)的作品,尤其后者的合唱名作“There is Sweet Music”,合唱团更是近乎完美地演绎了。这首歌原是写给男女声部对唱,但由假声男高音演绎起来,所有声部的音色更接近,和声更圆融更唯美。

  Chanticleer最后演唱了本地合唱指挥杜万胜改编的新加坡民歌组曲,赢得满堂喝彩,以高潮结束这次新加坡之旅。

  如果硬要挑剔,男高音与假声男高音此二声部的音色,偶尔会显得比较突出,但整体而言,这是一场合唱教材式的精彩演出。

14 September 2015

【小生之言67】语言的嘉年华

  每到大选竞选期,群众大会便成为新加坡的语言嘉年华,两个多小时的竞选集会里,七八种语言交汇,台下热情回应,是平日里见不到的,一种定期的,语言能量的爆发。

  不谙其他语言的候选人,这时候都要学几句方言或友族的语言,借此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就像每次出国旅行,入乡随俗,一定要学几句问候语和实用词句。

  今次,民主党党魁徐顺全以全新姿态回返群众大会舞台,一上台便以七种语言和支持者打招呼,其中的马来语、华语和福建话,都能用以简单解释政纲。

  工人党的毕丹星这两年也学起了华语。在其中一场群众大会上,他作了一段完整的华语演讲,让人眼前一亮。

  小学时代以华文为第二语文的民主党候选人淡马亚医生也以华语发言,谈他对医药政策的看法。他的遣词用字与流畅的思绪,让不少人惊讶,甚至汗颜。

  人民行动党方面,丹戎巴葛区领军人物陈振声,是少数能够像总理李显龙那样掌握英语、华语和马来语的政治人物,他的首场群众大会演讲就被人赞为迷你国庆群众大会演讲。

  行动党新人穆仁里也能以华语打招呼,并以马来语简单阐述想法。还有爱说广东话的英兰妮。

  此外,行动党新人孙雪玲的福建话演讲,以金婚夫妻比喻政党与人民的关系,也颇受好评。

  潮州怒汉刘程强在群众大会首日20分钟长的潮州话演讲,就像是潮州话活教材,铿锵的力道,机巧的辞令,在市镇会议题上予以回应。

  另一边厢,国民团结党的美女候选人林彤臻也以漂亮的广东话,深情地阐述她对单亲妈妈权益问题的关心,令人印象深刻。

  方言这时便不再只是诉诸谩骂和嘲讽语言,人们听见方言脱离草根,议政的可能。

  群众大会里,英语方面也是纷呈的,像尚达曼优雅的英式英语,徐顺全魅力十足的美式腔调,以及革新党秘书长肯尼斯“女王英语”(Queen's English),甚至是各路候选人不经意流露的Singlish,每一种语言在不同人的身上都展现了不同的生命力。群众大会,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语言大比拼的舞台,发挥政治讯唤的功能。

  更有意思的是,从上届大选开始,部分政党便加入现场手语通译,让语言的概念更无远弗届了。

  只是台下拍手叫好的时候,多少人会探问自己到底听得懂多少种语言,甚至有学习一门语言去了解其他社群的冲动?

  不可否认的,在新加坡的政治语境里,英语始终是主流,成为其他语言最方便的译介,但对新加坡的非英语媒体而言,竞选期间是获取最多direct quotes(直接引用)的时机,记者终于可以摆脱翻译,直接摘录某人口中所言,用文字表述语言最灵动的瞬间。记者发问时也就务必先声夺人,让受访者首先以提问者的语言答复,少了日常作业非得以英语为先的包袱。

  新加坡引以为傲的多元文化,在群众大会有了最耀眼的体现,但若这情景仅四五年才一出现,沦为表演,就实在太可惜了,毕竟语言是生活,是日常。

  上个月本地华文诗人陈志锐、淡米尔文诗人拉塔、英文诗人丁宜瑞与马来文诗人阿扎尔办了新加坡诗歌节,请四语言诗人同台朗诵,让人们有机会在同一场合聆听不同语言之美,但或许还能做得更多一点。

  语言就像液体,装在怎样的容器里,就呈怎样的形状。不同颜色的液体混在一起,静止时或许仍水脂分离,但只要搅动,水乳也能交融。

24 August 2015

【小生之言66】文青时代

前一周到居銮参加“居銮再起风”文创节,在小山城和写作的前辈龚万辉、庄若打头阵,对谈“文青时代”。

刚接到题目,我诚惶诚恐,不知文青为何物,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经历了文青时代,不知从何准备,但经此一谈,却又对文青有了新的想法。

我是八十年代生,万辉七十年代,庄若六十年代,大家经历了不同时光,庄若和万辉谈到他们如何受当时的文学杂志的召唤,分享了他们如何求书若渴,到处寻找杂志里介绍的好书,或是期待一部电影的上映,抑或为找到一张Bob Dylan的专辑而欣喜若狂,进而慢慢养成一个文青,一个创作者。

我却在一个懵懂的氛围里成长,伴随着家用电脑的演进,从Pentium 133到现在的平板电脑,从56kb的接线网络,到现在4G无线上网。紧跟科技成长也就少了那份追求文艺的心思,我说,我的少年时代是关于翻版,我记得当时网上流行一个标语,就是要打倒一切收费网站——这难道不是一种年少的理想主义心理吗?对抗资本主义的极端表现。

主持人在对谈会上翻开一本杂志,给文青下了个定义,那是关于摇滚,关于反战,关于叛逆,与我所认知的文青相当不同。我一直以为,文青似乎一直给人以柔弱,不食人间烟火,害怕表露政治立场的形象,于是乎有了所谓的小清新,或文艺风的现象,更多是一种时尚潮流,如Lomo摄影机、黑框眼镜、素色服装和帆布鞋,笼统一点说,就是日本品牌MUJI予人的那种感觉,小资味道浓重。

庄若马上回应主持人,告诉大家,他的年代,文青的表现就是嬉皮士,大家都不修边幅;万辉则说,曾经害怕被归类为文青,仿佛文青是一句骂人的话。这三十年的变化实在很玄妙,而今文青又火红起来了。

不过我们三位都提到了文青内在的一种浪漫主义情怀,不能仅仅靠外表。当然西方关于亚文化的研究,往往认为生活风格的表现,正是亚文化一种张扬的宣言。由外而内或许也不失是一种不错的介入方式。

关于文青的内涵,我想除了心思纤细,爱好文艺,关心社会现实,再加上一点点浪漫主义、理想主义之外,一个文青应该是相当自觉,懂得内省,拒绝从俗,力求创新的吧。

我以一个在新马生活的华人来看,接受华文教育成长的我们,多少继承了儒家忧国忧民的情怀,还有一点任侠的精神,因而文青不应该是犬儒的政治恐惧者,而是与社会紧密关联的一个有机存在,应该积极入世,而不是避世隐居,不关我事。

这几年马来西亚公民运动声势浩大,从2007年第一次Bersih净选盟“起义”起,许多年轻人部分族群加入运动,直到2012年4月28日的第三次运动,更是达到高潮,而下周一场大型集会又将点染街头。

公民运动对社会政治现实的介入,以及理想主义的追求,潜移默化青年群体。我向来不喜欢人们惯性,甚至是惰性地把人简单以年代归类,致使七字辈、六年级、九零后这些语汇滥觞。如果文青是一种与在地现实紧密联系的存在,那么为什么不能以社会变迁与运动断代?以马来西亚为例,为什么就不能说烈火莫熄世代、净选世代?似乎这样表述能更直接传达时代青年的精神。

虽说这些运动主动无法带来太多实质的社会政治变革,但或许文青不同于愤青之处,在于文青有一种自省的深沉,文青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同时也带着怀疑,带着批判,因而文青永远要带着一股失落感前进。

2 August 2015

【小生之言65】无止尽的内斗之后


随着马来西亚首相纳吉将副揆慕尤丁逐出内阁,巫统内斗终于来到新的高潮。

两年前505大选,国阵丢失了多数支持票,但在选区划分的优势下夺得133议席成功执政。

在惨淡成绩面前,纳吉丢下一句“华人海啸”,掀开了各政党内斗的帷幕。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国阵底下的华基政党马华。时任马华会长蔡细历宣布不求连任,遂被廖中莱取代。

当时的巫统却顶住压力,在党选中无人挑战纳吉与慕尤丁,领导班子维持大选前的格局,其中曾任纳吉政治秘书的阿末扎希成为最高票连任的副主席。这位手段强硬的极右派领袖马上被晋升为内政部长,这两年来推动了一系列备受争议的法案,包括替代内安法令的新反恐法,同时强化煽动法令的内容。

阿末扎希更在最新的内斗中被提拔为副首相。

另一边厢,反对党民联方面也在大选后进入政治内斗的高潮,首先是反对党实权领袖安华的人民公正党,因雪兰莪州务大臣问题与盟党分裂。最终安华副手阿兹敏成功踢开原任大臣卡立,但公正党却因此元气大伤,安华虽制造了补选,却受制于肛交案2.0,转而寻求让妻子旺阿兹莎上位,却在伊斯兰党的围堵下无奈造就了阿兹敏的成功。

今年2月,安华终审被判入狱,而雪州大臣事件已对旺阿兹莎造成打击,让后者无法再现1998年烈火莫熄时的政治号召力,失去领头羊的民联马上陷入瓦解的危机。伊斯兰党灵魂人物聂阿兹也在2月病逝,党内保守的宗教司派趁机崛起,主席哈迪阿旺回到2000年推动伊斯兰刑法的旧路,以伊斯兰理想为号召,成功在最近的党选中驱逐所有开明派。民主行动党与伊斯兰党自此剑拔弩张,宣告断交。

失去政治资源的伊斯兰党开明派成立新希望团队(Gerakan Harapan Baru),安华则在狱中宣布将由新联盟取代已经失去斗争目标的民联,但最终如何部署仍是个未知数,当中牵扯着太多利益分配的问题。

国阵方面,印度国大党也出现党争危机,原任主席巴拉尼威更被宣布失去党员资格,遭署理主席苏巴马廉替代,最后在新内阁改组中被撤换。

在各政党内斗的刀光剑影中,两年来唯有前首相马哈迪对纳吉的领导地位展开攻击,巫统上下依然维护他们的党主席,直到上月初《华尔街时报》重磅报道一马公司资金流入纳吉户头的事件,巫统内斗才终于大爆发。

向来对一马事件三缄其口的慕尤丁,似乎意识到纳吉有意向他开刀,而选在新内阁公布前罕见地高调评论,塑造他为国为民尽忠谏言的形象。

来自巫统大本营柔佛州的慕尤丁向来被视为保守派,其角色往往在于平衡纳吉对其他族裔(尤其是华人)的善意。新上位的阿末扎希手段更加强硬,在其内长任内,民联三党党报与The Edge媒体集团旗下两份报刊先后被吊销执照,钳制新闻自由,备受谴责。

这次的调配,似乎正好弥补纳吉向来被指的软弱。但这次政治危机中,我们还看到原总检察长阿都干尼“被”病退休,四名公账会成员入阁,一马公司事件的调查被迫一延再延。如此雷厉风行的手段,纳吉恐怕从来就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领袖,他正走在马哈迪当年罢免联邦法院院长与法官的老路上,马来西亚或将再次面临司法危机与威权政治的挑战,但巫统的内斗大戏才刚开始而已。

505大选后,马来西亚成为各种内斗的战场,满目疮痍,无人能幸免。加之经济萎靡,市井小民已备受压力,还有刘蝶广场暴力事件的阴影,伊斯兰国乌托邦的召唤,马来西亚社会的许多潜在问题,随时将成为政客利用的危险工具。

就在各政党陷入内斗泥沼的时候,净选盟宣布了Bersih4.0大集会,势将再次考验马来西亚政府的应对与民众的政治成熟。

公民运动会否成为匡正马来西亚民主政治的最后力量,或许言之过早,但在选民信心被消磨的当儿,公民运动提供了另一个信心投射的对象。


载2015年8月2日《早报星期天·想法》

8 July 2015

【小生之言64】东运二三事


一场运动会,有人看到了夺冠的辉煌;有人看到了失之交臂,遗憾之美;有人看到体育竞技艺术性的升华;也有人专找笑话看,消费运动员。

  菲律宾两位男子跳水选手,均在第一跳严重失误,来不及完成动作狼狈入水,水花四溅,评审毫不留情给了零分。当晚,两人失误的片段在网上疯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编辑者也颇有心思,标题写道“令人尴尬的一幕”,下面的跟帖更是落井下石,YouTube的点击率已近1500万,如果每个点击捐给慈善团体一分钱,也能帮助不少有需要的人士。

  其中一位当事人无奈地在网上回应,幽默解嘲,倒也让人看清那嘲弄者的丑陋。随后也有人以两人完成动作的视频集结回应,却始终敌不过人们爱看别人出丑的恶习。

  菲律宾本不是跳水强国,训练方式不能与中国这样的传统跳水国相比,水平有限,是体制和机缘的结果。记得许多年前看共和联邦运动会跳水项目,有个14岁的斯里兰卡小将,每一跳都是最简单的难度1.1基础动作,但全场屏息,为他完成动作热烈鼓掌,电视评论员也热情鼓舞,那气氛让人动容。相信那真挚的鼓励对他刚起步的运动生涯有很大的激励吧。

  圣人说要抑恶扬善,但人非圣贤,聊八卦挖隐私揭疮疤,都系人之本性,偏好扬恶就成了这些年来的主旋律。

  网络这些年关于各种“bloopers”(出丑)的视频风行,各行各业甚至生活琐事的出丑百态,应有尽有,相当受欢迎。

  美国职业篮球联盟(NBA)官方电视节目还请大鲨鱼奥尼尔(Shaquille O'Neal)主持节目“Shaqtin'a Fool”,每周选出联赛内外出现的搞笑画面,请网民票选,还有季度总结。我长年有每天上网看NBA当日十佳进球的习惯,期待科比能够榜上有名,但大鲨鱼的节目似乎更有趣,这一年来也总忍不住要看看大明星出丑,看狼王咬人,看麦基(Javale McGee)骑到对手身上,才想起原来乔丹也有灌篮失误的时候,也就能抚慰自己卑微的心灵:“就连他们都会出错呢”的阿Q心情。

  这节目有时的确相当低俗(或说是美式幽默),但有时候奥尼尔会抓场上严重走步(travelling)裁判却视而不见的情形,或多或少能施压裁判,规范判罚,球员才能公平竞赛。

  本届东运会还造就了另一个话题:马来西亚美女体操员法拉被马来西亚保守网民批评穿着暴露,服装浮现下体形状,接连几天成为马来西亚报章头条,一下子把政治丑闻,明争暗斗的新闻掩盖。

  这让我想到几年前新加坡男子水球队的泳裤设计,将国旗的新月置于那话儿,令人浮想连篇,也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佛家公案故事有云,旗子在飞扬,不是旗子动,也不是风在动,其实是人心动摇。套用在这样的窥淫事件也不为过。不得不问,这些卫道者在观赏体操运动时,到底在看什么?

  所幸事件曝光后,挞阀卫道者的声音蜂起,但这个保守势力抬头的21世纪,世界各个角落仍有许多地方以遮羞之名,行剥削歧视之实,两极化的思维中,似乎仍有人期盼着回到贞操锁的年代,或许法拉事件的启示,是要提醒我们,男性霸权的问题至今还没有妥善解决。

  运动会总要有个结论,文末也来回应一下这种竞赛的氛围,若要比较嘲弄者与卫道者,到底谁比较可恶的话,他们大概可以并列金牌。

10 May 2015

【小生之言63】非主流


为了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而看《模仿游戏》(The Imitation Game),才知道他饰演的数学家艾伦·图灵(Alan Turing)是电脑之父。

我们总是无知又善忘,不懂得饮水思源,竟然不知道图灵是我们每天离不开的电脑的创造者。

克特康伯巴奇没获得奥斯卡奖有点可惜,但《模仿游戏》还是得到了最佳改编剧本奖,得奖人摩尔(Graham Moore)给了一段动人的致辞,请大家保持特立独行,不要因为社会的压力而压抑真实的自己,因为只有保持自己的特性,未来才能抬头挺胸地登上耀眼的舞台。

《模仿游戏》讲的是图灵的身世,他在二战拦截情报的英雄事迹,但也浅浅地谈到他因为性取向而获罪的艰苦历程。现实中的图灵获罪后接受激素治疗一年多后,因氰化物中毒而死,有人说他是自杀,也有人说他是误食而死,至今仍是个谜。而电影的开场,以战后的图灵在家中清理打翻了的氰化物的场面为隐喻,暧昧地表达了图林可能不是自杀的观点,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现实中的图灵,在死后将近60年,于2013年才终于获得官方的平反,英女王赦免了他在1952年的罪,而他的事迹才又被人们挖掘出来,至今仍引人深思。

我不禁要这么想,如果图灵在战前就被定罪了,那么二战期间或许就没有人能够破解德军的密码,也就没有了诺曼底的登陆,没有了盟军的大反击,历史就要重演了。

但图灵却悲剧性地在战后被定罪,名誉前途被毁,历史地位被剥夺了,现在看来,或许不可思议,但事情确实在那样一个年代发生了,而且必须历经漫长等待才终于获得平反。

热烈庆祝非主流的当代人,或许真的很难想象,非主流在许多历史语境里,是何其危险的,非主流甚至将带来死亡,就像哥白尼、马丁路德和尼采,他们的学说是何其颠覆性,又何其危险。

哥白尼的“日心说”震撼了15世纪欧洲人的普遍认知,威胁到天主教会对知识诠释的垄断。哥白尼迟至晚年才发表著作《天体运行论》,临终前才终于看到著作付梓刊印,有人认为,这是他担心遭受教会与社会的压力所致,即便身边有人支持他,他仍揣揣不安。不过哥白尼知道,他不得不说,因为他有长期对天文的观察,有巨细靡遗的理论框架能为他的学说正名,但即便著作发表,仍要等到伽利略百年后以改良的天文望远镜得到进一步的印证。

马丁路德提倡宗教改革,与罗马教廷分道扬镳,他主张把圣经翻译为德语(以及其他各地的语言),颠覆了拉丁文作为诠释圣经的唯一语文的地位。马丁路德甚至自己以德语创作宗教歌曲,此举影响了后世的艺术发展,为艺术家解套。后来的尼采,甚至高呼“上帝已死”,以这样的哲学命题引导人们反思理性,大家都说他是疯子,而他最后真的成了疯子,但没有尼采,就没有当代如此丰富深刻的哲学探索。

鲁迅也用了狂人的疯言疯语来传达礼教杀人的看法,或许有时候疯子真的看得比清醒的人要清楚吧。

如果这些离经叛道的想法,都因为社会主流观点的压抑而决定秘而不宣,世界或许就注定停滞不前了。

至于图灵,他除了突发奇想认为机器也能思考外,其实没有什么离经叛道之处,甚至配合主流社会痛苦地隐藏自己的性取向,结果却遭受到历史不可逆的命途,而我们对于图灵的无知,是否因为他曾经的“罪名”所致,也是必须深深反思的啊!


载2015年5月10日《早报星期天·想法》

7 May 2015

【牛油乐评】歌剧女王

美国著名次女高音迪多纳托(Joyce DiDonato)说,巴洛克音乐即是关于痛苦的美。
  那是源自西方悲剧的传统,权力爱欲纠葛,在命运的阴影下,人们内心的巨大悲伤所构筑的审美意趣。
  巴洛克时代的歌剧,离不开悲剧的主题,历史神话,总被死亡笼罩。迪多纳托在“歌剧女王”音乐会里选择的,都是巴洛克时代著名歌剧里的女王、公主的角色,演绎她们面对情爱面对命运,痛不欲生的悲歌。
大悲大喜收以内敛之力
  迪多纳托在欧美歌剧界极负盛名,极具观众缘,几年前获格莱美奖更让她面向更广的观众群。前晚到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的观众,无不带着敬仰之心出席,只为一睹巨星风采。
  就在上半场中段,迪多纳托演唱意大利作曲家Giacomelli歌剧“Merope”著名咏叹调“Sposa,son disprezzata”(被藐视的妻子),以细腻的花腔,因强抑而更显哀伤的哀伤,赢得观众的叫好:Bravo!Bravo!没有让人失望。
  迪多纳托处理哀伤并不张扬,将大悲大喜收以内敛之力,以巴洛克音乐特有的小音符堆叠,堆叠痛苦的每一种层级。尤其在“Madre diletta, abbracciami”(亲爱的母亲,拥抱我。选自意大利作曲家Porta歌剧“Ifigenia in Aulide”),女儿临死前一声声对父母的表白,在迪多纳托最后一段回旋里,以极细的声音呼唤“Madre”(母亲),缀以优美的高音花腔,仿佛静夜中一啭莺啼,唱出教人心碎的旋律。
  演唱会不似全本歌剧,歌者须更快进入选段的语境,只见迪多纳托游刃有余,出入剧本,引导观众潜入各个角色的情绪之中。
尽显韩德尔歌剧之美
  迪多纳托最擅长巴洛克歌剧,尤其是韩德尔的作品,这次她选唱了两首韩德尔歌剧咏叹调:《尤利乌斯·凯撒》中埃及女王Cleopatra对凯撒生死相随的情深,与《亚历山德罗》中波斯公主Rossane坠入爱河时飞扬的快乐,尽显韩德尔歌剧不同色彩之间的张力之美。
  音乐会的尾声,迪多纳托再次以这首轻快的“Brilla nell'alma”(我的灵魂在颤动)为安歌曲,表达了她对韩德尔的喜爱,观众也有幸再次聆听她诠释韩德尔的角色,值回票价。
  全场协奏的意大利Il Pomo d'Oro管弦乐团,以古乐器古编制带来了难得的早期音乐感官体验,只可惜大键琴琴声被其他乐器掩盖,致使有了缺憾。乐团音乐总监Dmitry Sinkovsky则带来了精彩的独奏,炫技演绎维瓦尔第《第五小提琴协奏曲》,博得满堂喝彩。
  乐团成员表现得十分轻松自在,虽然有时候难免会显得松懈,但在演奏欢快乐章时,他们脸上焕发的华彩,却不知怎的,很能把人捉进那种迷离的状态。


载于2015年5月7日《联合早报·现在·艺苑》 


21 April 2015

【牛油书评】摇摇晃晃的人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这样评论李后主:“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赤子之心是词人的天性,这也是为什么李后主触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这句话套用在余秀华身上,我想似乎也是可以成立的。
  
  今年初,网络上,余秀华成为一个现象,每个中国网民都在谈《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每个人都在仿拟这首诗的诗句,但没有人能超越她。经过媒体渲染,余秀华的农民身份,她天生的脑瘫,她的婚姻,她的家庭,让她的诗更添传奇。
  余秀华接受媒体采访,甚至走入摄影棚录制谈话节目,电视画面中她害羞而真诚。
  终于,她的第一本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2月份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3月份台湾印刻文学则出版了繁体版。这两本诗集,现在本地上架了,湖南版灵巧轻盈,印刻版精装沉着,恍如余秀华诗歌的两个面向。
  《摇摇晃晃的人间》里没有收录《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初读确实有点惊讶,后来思索,或许这是诗人别有用意,毕竟这首诗太耸动,总是占据太多目光,诗人或许是想让读者好好欣赏她的其他作品,才会选择割爱吧。
  她还有一本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也没有收录《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她似乎想证明,她不仅仅只是一首诗的诗人。

  赤子之心,是阅读余秀华诗集的一个很直观的感受。
  每一首诗都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即便诗句很口语很直白,却能轻易走进人的心底,这或许就是她诗歌的力量。
  余秀华1976年出生于湖北钟祥市一个叫横店的小村庄里。她出生的时候因为脑缺氧而造成脑瘫,高中毕业后就一直赋闲在家。目前已婚,有一个在读大学的儿子。
  余秀华写诗,也在微博上发表,也因为《诗刊》的微信号发布了她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让她一夕成为红遍大江南北的诗人。
  
  《摇摇晃晃的人间》收录了100多首作品,分成八辑。
  余秀华在序中写道:“于我而言,只有在写诗歌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其实我一直不是一个安静的人,我不甘心这样的命运,我也做不到逆来顺受,但是我所有的抗争都落空,我会泼妇骂街,当然,我本身就是一个农妇,我没有理由完全脱离它的劣根性。但是我根本不会想到诗歌会是一种武器,即使是,我也不会用,因为太爱,因为舍不得。即使我被这个社会污染得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回到诗歌,我又干净起来。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页2)
  这是最真实的表白,因为在阅读余秀华的作品的时候,诗中没有刻意讨好的取向,没有口号,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灵魂痛苦自赎的过程。
  余秀华一直说“诗歌”,的确不假,这些作品的语言,极富音乐性,如歌,每一句都是何等深情。
  她的行文有时候几乎成了散文,意象也都是漫不经心地出现,却总是诗意盎然。用李白的诗来形容,这就是“天然去雕饰”。
  但这不代表简单的文字与意象之间,不能迸出惊心动魄的力量。
  像这首《乡村的鸟飞得很低》:
  
  我以为腋生两翼就能飞过人间
  如果顺风,就能抵达太平洋,一路花草繁茂
  那些在草地上蹦来蹦去的麻雀儿
  给了我对事物怀疑的快乐
  翅膀来自哪里
  它们说:飞得高有什么用呢
  饿的时候
  就会落下来
  (页56)
  
  麻雀是余秀华诗里常出现的意象,其他的还有狗、白和麦子,这些意象构成了她诗歌世界里独一无二的横店村。
  在这首诗里,没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诘辩,看似无忧无虑的麻雀,解构了飞翔的神话,告诉世人,饿的时候,无论飞多高都得落下来觅食。
  理想总显得如此脆弱。
  余秀华的诗也有一种泥土味,她自己在诗里也是这样说的:
  
  我一直是个怀揣泥土的人,遇见你
  它就有了瓷的模样
  却没有人来告诉我每一条路都是晴朗
  比你易跌倒,比你易破碎
  作为一个贩卖月光和人间的人
  我允许你,笑话我
  (《微风从我这里经过》,页142)
  
  的确,她没有陶渊明那种隐士孤绝的豁达,她的泥土味不是因为避世,而是她的农村生活与繁琐日常深深掩埋而来的泥土味。读她的诗,会感觉到一种,人生长恨水长东的,绵长的忧伤。但她的生活困苦,以及绝望之中,总隐含着她对爱的热切的渴望。
  余秀华是这样形容自己的残疾的:“我的残疾是被镌刻在瓷瓶上的两条鱼/狭窄的河道里,背道而行”,她说这两条鱼彼此追咬着尾巴,毫无休止。这就是残疾人的宿命吗?不,她最后这样作结:“假如我是正常的,也会同样被镌刻于此/让人无从抱怨。”(《瓷》,页66)

(诗集可在纪伊国屋书店购得)  
  

8 April 2015

【小生之言62】大逮捕过后



  自反对党领袖安华获罪入狱以来,马来西亚警方已经援引《煽动法令》逮捕了150多人,被捕者有反对党议员、社运人士、政治漫画家、律师、大学讲师,以及媒体人。
  此外,还有一些人士在其他法令下被调查。
  这一系列逮捕事件的背后,反映出的是马来西亚当今社会几项重大的政治争议。
  首先是安华获罪。
  安华入狱后,他的女儿,班底谷国会议员努鲁依莎在国会上代表发言,质疑案件为政治迫害,此外她也参与“我们抗争”(Kita Lawan)联盟发起的示威活动声援安华,被警方逮捕,并在警局扣留一夜。努鲁依莎向来形象良好,更兼有其父政治明星的风范,她被警方拘留,引起许多民众的关注。
  其他不少被捕者,如公正党国会议员蔡添强、拉菲兹,伊斯兰党署理主席莫哈末沙布及中委卡立沙末,皆因为声援安华而遭警方“对付”。
  第二,是伊斯兰党提呈伊斯兰刑事法私人法案的事件。
  伊斯兰党试图在他们执政的吉兰丹州推行伊斯兰刑事法,法案在州议会无异议通过,在马来西亚政坛引起震撼,非穆斯林普遍感到不安,尤其是非伊斯兰社团与政党领袖,纷纷举牌抗议,而巫统却迟迟没有表态。有评论说,巫统是要静观民联三党因此分裂,另有评论则认为,这是巫统内部意见分歧所致,各有依据。
  就在这僵持不下的局面里,一些媒体人却因为相关事件而被警方逮捕调查。
  英语商业电台“BFM”的主播爱莎(Aishah Tajuddin)因为在节目中批评伊刑法,受到警方援引《刑事法典》关于伤害他人宗教感情的条文调查。她与电台事后很快公开道歉。
  另外,英文财经杂志“The Edge”与《马来西亚内幕者》新闻网站共五名新闻从业员与高层,因为一则关于马来统治者理事会不赞成执行伊斯兰刑事法的报道,在《煽动法令》下被警方逮捕。
  在这里,可以看到伊斯兰刑事法事件涉及到的敏感议题,不仅仅是宗教的部分,还包括马来西亚各联邦苏丹与最高元首的王室权力议题。根据马来西亚联邦宪法,苏丹与最高元首也是宗教领袖,有义务维护伊斯兰教。冒犯统治者从来就是禁忌。在更早之前,吉兰丹州苏丹已经祝福伊斯兰刑事法在该州的推行了。
  第三,就是本月初马来西亚实施消费税所引发的抗议活动。
  一个名为“马来西亚反对消费税联盟”的组织,3月23日在关税局号召占领行动。参与者与警方对峙,最终有80人被逮捕。现在联盟又蓄势待发,准备再发动抗议。
  关于消费税的课题,在国会辩论中,反对党议员与一些国阵议员都表达了暂缓执行的看法,但政府为了挽救萎缩的国库,改变国家经济结构,在此议题上绝不妥协。消费税实施的这几天,马来西亚各地一片混乱,不少商家混水摸鱼,在没有注册编号下偷偷征税,中饱私囊,民怨四起。不过反过来,也有一些货品因为销售税被消费税取代,售价反而降低。
  消费税的利弊,还有待时间证明。
  在野阵营、人权组织与评论普遍指责马来西亚警方有滥用执法之嫌,担心这一系列逮捕行动将进一步危害人权与新闻自由,但全国总警长卡立始终义正严词地维护警方的公正性,更恫言发动警力监督网络言论。
  警方动用执法权力,势必激化舆论,也反映出政府对这几项议题的不安。
  就在警民在政治议题中博弈之际,内政部长阿末扎希提呈了新的防恐法案与其他几项修正案,国会暂停时钟,凌晨时分,在反对党议员抗议声中,三读通过,其中令人关注的条款包括执法者能未审先扣嫌犯长达两年,不过法案强调,不可用来对付政治异己,以及部长不再拥有决定权,而是另一个独立的执法机构。
  不过,评论仍担忧法案是政府企图为《内安法令》借尸还魂,或将被滥用来对付异己,认为这是民主政治的倒退。
  以上,除了消费税属民生议题外,其他三者都涉及民权的危机,对政府、在野党与民间而言,是一个太多议题纠结,难以聚焦神经的时刻,各方在处理相关课题时可说是捉襟见肘。
  就在此时,前首相马哈迪继一马公司问题后,再次高调质疑现任首相纳吉,还牵扯到蒙古女郎案件,似有正式宣战的意味。
  政局混乱,各方阵营谁能最先稳住阵脚,统一政治目标,或许就能趁乱取得优势。
  紧接下来,还有三场补选。
  不过更为紧迫,令人担忧的是,下次全国大选之前,会不会再次上演大规模的逮捕行动?重演历史?

7 April 2015

【牛油书评】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


喜鹊从风景中的一扇后门
飞来
黑与白,地狱鸟
黑鹂交错飞跳
直到把一切弄成一幅炭笔画
但除了晾衣绳上的白床单:
一个帕莱斯特里纳的合唱团
这里没有空处
太妙了,在抽缩之际
我感受我的诗如何生长
它在生长。它占据我的位置
它把我推到一旁
它把我扔出巢穴
诗已完成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晨鸟》(李笠译)

                2011年,当瑞典文学院宣布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时,许多人对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Tomas Transtromer1931-2015)这个名字想必仍是非常陌生的。他获奖时已经80岁高龄,距离他最多产的6070年代已经久远,但他仍是欧洲文坛最赋盛名的诗人,语言意象凝练,被誉为伟大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作品也不多,只发表过不到200首诗,并且专只写诗,真可说是个真真正正的全职诗人。

                两周前特兰斯特勒默在家乡斯德哥尔摩逝世,享年83岁。下周415日,是他的生日。1990年他59岁的时候,突然中风导致右半身瘫痪,语言表达能力受到影响,自此必须由妻子充当看护照顾,生命的暮年都在与身体状况搏斗。病后,他仍写诗,1996年与2004年他交出了《悲哀贡多拉》与《巨大的谜语》两部诗集,之后更获得诺奖桂冠。

                中译本方面,特兰斯特勒默的诗作翻译并不多,早期中国翻译家董继平通过英文译本翻译过他的选集。后来在2001年,旅居瑞典的诗人李笠,直接从瑞典语翻译,将特兰斯特勒默1954年至1996年的所有作品,出版全集,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并将特兰斯特勒默邀请到北京举办发布活动。获得诺贝尔奖后,马悦然也中译了他的作品,分别出版简体与繁体版的《巨大的谜语》。两三年前,李笠与马悦然曾因为翻译的理念不合,而在媒体上隔空论战。诗人北岛与特兰斯特罗默是关系很好的诗友,北岛也曾译过几首他的诗作,但不多。北岛也曾评议过李笠与董继平译诗的不足之处,但无可否认,李笠翻译全集的努力,对华文世界读者而言,是一项重大的工程。

如今诗人已逝,但他留下来的诗作将继续成为经典启发后人,希望未来陆续会有更多人翻译他的作品,从各家的译作中,丰富人们对其作品的想象与理解。

文首引用的《晨鸟》,是诗的最末两阙。这首诗并不是常见的“以诗论诗”,而是诗人描述自己与诗之间关系的作品。这首诗采用的意象,也是非常特兰斯特勒默式的,有黑与白,有飞鸟,还有音乐。特兰斯特勒默弹得一手好琴,即便他右半身瘫痪,他仍以左手弹奏,他的生活总是有音乐相伴,从第一本诗集《十七首诗》里,就不乏音乐的题材,他自己也说过,音乐在他的诗中是非常关键的元素,是他诗作的一种表现方式。

他早期的作品,经常谈论黑色/黑暗,色调很沉。他在中国流传甚广的一首诗《黑色的山》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关于个人与政治:“汽车驶入又一道盘山公路,摆脱了山的阴影朝着太阳向山顶爬去/我们在车内拥挤。独裁者的头像也被裹在/报纸里。一只酒瓶从一张嘴传向另一张嘴/死亡胎记用不同的速度在大家的体内生长/山顶上,蓝色的海追赶着天空”(李笠译)。

因为有黑,所以有白的对比。在《晨鸟》中,“黑与白”、“黑鹂”、“地狱”、“炭笔画”、“白床单”,黑与白的意象层层递现。这样的意象组图也经常在他的其他作品中出现。在我的想象里,这就像钢琴键般,黑键与白键交叠,而黑键代表的是半音的升降,特兰斯特勒默所描述的人性的黑和现实的黑,背后仿佛总伴随着音符升降后带来的和声变幻。

《晨鸟》的最后,特兰斯特勒默归结在他与诗的关系上。对他而言,他的诗是会自己生长的存在,两者之间仿佛是一种对抗的关系,最后诗人被推出了巢穴,这时候诗才算完成。对他而言,诗是独立的。或许只有当诗独立的时候,诗才将具备更普世性的价值,才能像小鸟,飞越人间和地狱。

而今诗人已逝,作为读者,纪念他的方式,就只有再读一首他的作品。恰好董继平与李笠分别将他两首不同的诗翻译出相同的诗题。翻译最是其妙之处,或许就在这里,所有的误差与误读,或许也是一场场动人的邂逅。在这里,就引这两首“挽歌”作结,来伤逝这位伟大的诗人。

他放下笔
笔静静躺在桌上
笔静静躺在空旷的屋里
他放下笔
太多了,不能写也不能沉默的东西!
远方发生的事情使他束手无策
虽然考究的旅行包像心脏一样跳动
外面是初夏
阵阵哨音从绿荫里飘来——是人?是鸟?
盛开的樱桃树抚摸着回家的卡车
一个又一个星期过去
夜来得更慢
蛾子栖息在车窗上:
来自世界的一份份苍白的小电报
——《挽歌》(李笠译)

我打开第一道门。
这是一个阳光照亮的大房间。
一辆沉重的小车在外面驶过
使瓷器颤抖。
我打开二号门。
朋友!你饮下一些黑暗
而变得明显可见。
三号门。一个狭窄的旅馆房间。
朝向一条小巷的景观。
一根灯柱在沥青上闪耀。
经历,它美丽的熔渣。

——《挽歌》董继平译

4 April 2015

【爆动漫】寄生兽


日本动漫里,有一种“吃人”的类型,看似血腥暴力,但每次看完之后,都能激起一些对社会与对人性的思考。

比如说这几年大红大紫的《进击的巨人》和《东京喰种》,一开场就是人吃人的恐怖画面,不同的只是故事世界的设定:谜一样的专吃人类取乐的巨人,以及病毒病变后变成食人僵尸的怪物。

在这两部漫画之前,1990年至1995年连载的《寄生兽》更可谓经典,漫画作者岩明均也凭这部作品获得第17届讲谈社漫画赏与日本科幻大会颁发的第27届星云奖漫画部门奖。

美国好莱坞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早前一直想改拍《寄生兽》而买断版权,但有效期在去年结束,始终没有开拍,最后日本东宝公司获得拍摄权,拍摄了上下两集的真人版电影,上集去年11月已经上映,下集预计今年较迟时候上映。

由于之前被买断版权,加上有许多暴力血腥的画面,《寄生兽》一直没有动画化,却因为重拍电影版而一鼓作气,根据原作制作了跨两季度,共24集长的动画版《寄生兽生命的准则》。

动画去年10月开始深夜连播,上周完结。这样的机缘,让我这个在1990年还太小的读者有机会在2015年观看到这部非常有意思的漫画。

《寄生兽》设定在1990年代的日本。有一种奇异的寄生生物,从外太空来到地球,它们呈孢子状。小蛇状的东西会从孢子里钻出来,寻找适合的人类寄主。一旦找到寄主,小蛇便会钻入他们体内,夺走人类的头脑和头颅,控制身体,甚至学会说话,像人一样生活,但其实整个头部都已经是寄生兽了。

寄生兽会吃人,它们的触手会长出利刃,使用压倒性的力量,将它们要捕食的人类切碎……世界各地都在发生这样可怕的惨案。

男主角泉新一是个懦弱的高中生,一天夜里他发现小蛇钻入他的右手,惊慌之下,他用绳子绑死右手,小蛇最终没有夺去泉新一的头脑,而是夺去了他的右手,从此与泉新一展开共生生活。

因为是右手的关系,寄生兽给自己取名“米奇”(Migi,日语“右”的意思)。米奇和泉新一就像一种中介,位于人类与寄生兽之间,作者的用意,或许是要以这样的混种身份,解决这两种生物之间的矛盾吧。就像哈利波特是术士与凡人的后代,犬夜叉是半妖,艾连是能够变成巨人的人类那样。

《寄生兽生命的准则》谈论了很多自然界中的物种生存定律,泉新一认为寄生兽是可怕的怪兽,但米奇理性地告诉泉新一,寄生兽捕食的动作,无非是要维持生命。

后来他们遇到田宫良子。

田宫良子虽是寄生兽,但她尝试学习人类社会的规律,甚至生下人类的孩子。她开始思考寄生兽存在的意义。

临死前她告诉泉新一,其实寄生兽是一种很脆弱的生命体,不要斩尽杀绝。

田宫良子的一切让泉新一有了不同的想法。

动画版完结篇里,最后要解决的恶人,并不是寄生兽,而是一个比寄生兽更残酷的连环杀人犯。

或许,岩明均要读者思考的是,什么才是恶吧。

寄生兽因为其生命的准则是以人类为寄主,以人类为食物,因此它们杀人是一种捕食行为;而人类之间的勾心斗角,互相残杀的情况,却又是为了什么呢?

寄生兽群体最后以失败收场,人类继续主导着世界,虽说泉新一和女友逃过劫难,但漫画并没有走向大团圆结局,留下淡淡的忧伤,或许这部动漫想要让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载2015年4月1日《联合早报·现在·爆动漫》

8 March 2015

【小生之言61】从曼哈顿到东马

  刚过去的2月9日,就在马来西亚反对党领袖安华被判入狱的前一天,美国《纽约时报》以大篇幅的方式,刊登了来自马来西亚槟城的商场新贵刘特佐如何纵横纽约房地产界的调查报道。
  这位奢华的贵公子刘特佐曾与名媛希尔顿(Paris Hilton)亲密出入奢华派对而闻名。2013年马来西亚全国大选,他邀请当时红透全球的韩国大叔PSY到槟城为执政联盟国阵站台,他与马来西亚首相纳吉一家人的关系浮上台面,马上受到瞩目。
  后来他接受采访时大方承认,他是在大学期间认识纳吉继子阿齐兹(Riza Aziz),但否认曾拿过任何好处。《纽约时报》报道说,刘特佐2010年开始在美国进行多起高级房产的交易,包括曼哈顿区一个近2400万美元的高级住宅,以及比佛利山(Beverly Hills)一个价值1750万美元的豪宅。这两个物产,都分别卖给了阿齐兹,以及与阿齐兹相关的空壳公司,似乎说明两人关系并不简单。
  文章也整理了刘特佐与一个马来西亚发展公司(一马公司)、沙特石油国际公司(PetroSaudi International)之间的关系。
  一马公司是纳吉接任首相后成立的国家投资公司,是马来西亚第二大政联公司,去年被爆负债419亿令吉而受到朝野批评,尤其是前首相马哈迪阵营的猛烈攻击,现在就连副首相慕希丁也义正言辞,开腔大谈一马公司。
  现在被质疑卷入金钱丑闻,纳吉一方面以内阁名义声明,相信一马公司的财务处理,另一方面不得不请总稽查司介入调查。根据《路透社》报道,一马公司可能必须解体,变卖资产偿还负债,但当然这样的消息马上被公司否认。
  《纽约时报》也提到纳吉与夫人罗斯玛生活奢华,质疑其10万美元年薪,不足以如此淫奢。除了手持多个高级名牌包包,罗斯玛最近在一个公开活动中,提到自己染发一次花费1200令吉,希望服务业者能体谅无收入的家庭主妇降低收费,立刻引起民间哗然。
  针对《纽约时报》的询问,纳吉通过首相署声明,他的金钱来源正当,也包括从家族继承的财产。这很显然触怒了纳吉的其他兄弟,他的四个弟弟之后联合声明说,他们的父亲,马来西亚前首相拉萨,是个勤俭的政治人物,家风优良,似乎是对纳吉的反击。不过后来纳吉表示,一家人还是站在同一阵线。
  这已经不是纳吉第一次陷入金钱丑闻了,纠葛已久的法国潜艇军购舞弊案,到现在仍没有完结,纳吉仍是在锋口上的人,他的窘境无法让国阵挣脱贪腐的印象。
  此外,备受争议的安华肛交案2.0虽已审结,安华也必须入狱服刑五年,但上万名安华的支持者走上了吉隆坡街头,展开“抗争到底”运动,虽然警方已经定调其为非法集会,但这次没有剑拔弩张,集会最后和平收场。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运动的事前声势其实并不如1998年澎湃,就连网上美国白宫请愿要求释放安华的联署至今仍只收集到约6万个签名,似乎民心倦怠。
  此外,民联三党也呈分裂,“抗争到底”虽由非政党组织号召,但背后获得公正党的大力支持。就在运动举行前夕,民主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推搪不加入抗争行列,伊斯兰党则陷入后聂阿兹时代忙于即将来临党选而自顾不暇,更兼有网民从87名在野党议员中,列出不参与抗争运动的大名单,让三党矛盾进一步加深,似也将进一步打击选民信心。
  这或许是马来西亚政坛又一个分水岭,纳吉正面对反对党与民间的压力,加上觊觎其领导地位的马哈迪阵营;反对党阵营方面,在安华入狱后,联盟关系开始动摇,利益矛盾不断。谁能够化危机为转机?
  而在这一系列事件当中,东马仿佛总是缺席。

22 February 2015

【小生之言60】安门女将

  

马来西亚向来都是男性主导政治,但人民公正党全国主席旺阿兹莎总能在政治危机中扛起重重压力,为政治献身,成为少数的女性领导人。
  1998年,时任马来西亚副首相兼财政部长的安华,在与首相马哈迪的权力斗争中落马,遭割除职务,兼被控以贪污渎职及肛交罪,最终获罪入狱。事件引发“烈火莫熄”运动,安华的支持者高喊“Reformasi”,要求重整国家政治,国民公正党(人民公正党前身)顺势而生,而安华的妻子旺阿兹莎被推举为党主席。
  以代夫从军的形象出现在选民面前,旺阿兹莎在安华效应下成功“守土”,在1999年大选中顺利成为巴东埔国会议员,一直到2008年,安华政治解禁之后,才将这个席位“归还”丈夫。
  2013年马来西亚全国大选,安华领导民联三党冲击长期执政的国阵,一口气拿下50.1%多数票,但只能赢得222个国会议席中的89席无法组织政府而功亏一篑。
  民联很快遇到政治危机,民联执政的雪兰莪州务大臣卡立与党内出现矛盾,上演政治闹剧,最终被开除党籍,被逼卸任。
  为安抚民心,公正党制造补选,加影区州议员李景杰呈辞,好让安华通过补选进入州议会,成为新任州务大臣。可惜这个如意算盘打不响,安华在2008年第二度被控以肛交罪,虽然初审无罪释放,但在去年检控方的上诉中,法院推翻初审判决,判安华有罪,虽然安华寻求上诉,但他因此无法参与补选。
  这时候,又是旺阿兹莎挺身而出,再次披甲上阵。
  旺阿兹莎无悬念地赢得补选,却因为女性身份,受到盟党伊斯兰党保守派领袖的质疑,以及党内压力,在选定雪兰莪州务大臣人选时,遭受无情打击,民联只好妥协,决定由雪兰莪苏丹从提名名单中选出大臣人选。
  最终公正党全国署理主席阿兹敏出任大臣,马来西亚因此错失一次由女性出任州务大臣的历史时机,同时也让人看到,马来西亚政治气候仍趋于保守。当然也有评论认为,反对旺阿兹莎不全因女性身份,而是要借此脱离安华的影响力。
  进入新一年,安华案件终审五司做出最后审判,维持上诉庭的判决,判处安华五年监禁,同时禁止他出狱后五年参与政治。此案被广泛认为有政治迫害之嫌,更牵扯刑事法典377条文禁止同性性交的人权歧视问题,受到民间、人权机构与国际媒体的反弹,而执政当局则全面否认,强调司法独立。
  审案过程中始终陪伴安华的旺阿兹莎,闻判不禁落泪,她后来没有出席安华家人的记者招待会,长女努鲁依莎当时说,母亲需要休息。
  旺阿兹莎与安华育有五女一男,其中努鲁依莎在2008年从政,赢得吉隆坡班底谷国会议席,并在2013年大选中成功守土。年轻的努鲁依莎很快成为政治明星,但政治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上届大选前她饱受政敌攻击,有博客发布性爱照片,声称照片中人就是她,后来才澄清为造假照片,政治抹黑;此外其私生活也受到关注,她今年1月正式与丈夫离婚,也因此招惹口舌。
  安华终审入狱,旺阿兹莎与子女们展开“迈向自由行”运动,要通过公民运动解救安华。次女努鲁努哈将领导这次运动,引起外界猜测她可能成为巴东埔补选的候选人,不过旺阿兹莎很快辟谣,表示民联还未讨论人选问题。
  无论如何,努鲁努哈作为这次运动的领导人,已是政治曝光,毕竟当年努鲁依莎也是在安华首次入狱后成为“烈火莫熄公主”而进入政坛的。
  从旺阿兹莎到努鲁依莎姐妹,让人联想起佘太君与杨门女将。至于她们能不能成为挂帅的穆桂英,实权统领政党,那就得看马来西亚的政治社会能不能突破传统思维,平等看待男女了。

11 February 2015

【小生之言59】岁月搏斗


科比(Kobe Bryant)大概会开始恨自己。

这么一个安全的双手灌篮动作,这个他20年NBA生涯不知重复过多少次的动作,竟扯断了肩袖肌腱(rotator cuff)。

核磁共振检查证实了右肩伤势的严重性,科比也决定动手术,宣布告别赛季。为他动手术的主治医生在手术完成后表示,科比或能赶在下个赛季首场常规赛中复出。

到时候科比将年届37岁。

本赛季科比才刚从脚跟腱(Archilles' tendon)与膝盖伤中复原,休战将近两个赛季,回到湖人队再现他攻城拔寨的风采。

可是球队表现糟糕,赛季前以第七顺位选入的潜力新人兰德尔(Randle)首赛就小腿骨折报销赛季,两届MVP老将纳什(Steve Nash)也因背伤可能被迫退役,加上林书豪持续低迷,这些意想不到的情形让科比在赛季初期几乎每场要打40分钟才甘心,单打独斗,在防守球员的包夹下勉强出手,仍无法力挽狂澜。

上个月起,主教练斯科特(Scott)感觉到季后赛之不可能,决定限制科比的上阵时间,让他隔战轮休,失望的球迷举起牌子大问:“科比在哪里?”——但这些机制都无法避免科比再次受伤。

两年前科比拉断脚跟腱,也是因为一心要独力把球队送入季后赛,坚持每场打44分钟,一到替补席就一脸咬牙切齿的狠劲间接导致的。那几场比赛,他接连飞身灌篮,尤其对篮网那阵,单刀切入对方防守核心,在两个球员拦截的情况下,漂亮扣篮得分,旋即被选为当季十大灌篮之一。

那一球,TNT现场评述员高呼:“就连篮网队的球迷都站起来了!”

这个赛季,总是不认老的科比终于坦然说出他的困扰,每场比赛后,身体每个肌肉组织都剧烈胀痛,他也终于开始松口愿意谈退休了,但这始终不影响他的好胜性格,以及他在场上绝对的权力。

体育竞技总是残酷,伤病能让体育明星一夜间坠入地狱,NBA历史里俯首皆是,像托马斯(Isiah Thomas)在33岁时拉断脚跟腱而提早退休、30岁的姚明也因第三次脚板骨折而转行当球队老板。

反观科比,在34岁的时候仍处在巅峰的竞技状态。本赛季他虽然命中率下降,但赛季初仍曾一度占据得分榜榜首,直到限制上阵时间后,场均得分才降至22.3分,而他场均5.6个传球也高于他生涯的平均数。

半个赛季里,他继续创造历史,超越飞人乔丹(Michael Jordan)升上NBA总得分榜第三位,同时也送出生涯第6000个助攻,成为史上第一个得分3万以上且助攻6000次的球员。此外,他也尴尬成为NBA史上最多投球不进的球员。

科比再度受伤,球坛开始评论,他能再回来吗?另一个关键问题是,他回来之后能让出自己在球队中的绝对权力,甘心沦为配角改变打法吗?

科比绝对可以是很好的组织者,很好的传球手,也是很强的防守球员,但他的性格总是如此孤傲。他说,12岁那年在费城的未来联赛里,整个赛季里一分未得,很受伤,但他受乔丹启发,乔丹也是在中学时被球队踢走的球员。于是科比发奋努力,终于以高中生身份闯进NBA,但他的新人赛季没有太多机会上场,湖人是大球会,明星云集,有如日中天的大鲨鱼奥尼尔(Shaquille O'Neil)坐镇,不过科比还是凭实力和努力在之后的赛季成为绝对主力。

与奥尼尔携手赢得三连冠,科比看着奥尼尔拿下三个总决赛MVP,很不是滋味吧。当奥尼尔离开,科比开始要证明自己也能凭一己之力带湖人夺取冠军,但事与愿违。直到多年后他和加索尔(Pau Gasol)搭档后,才成功连续两次夺冠。

这个赛季,与其说科比因没有好队友而球风变得孤僻,不如说,他正固执地抵抗岁月,而变得孤独。  
  
  
  

27 January 2015

新加坡合唱创作50年



  今年是新加坡建国50年。回顾本地合唱创作的成长变迁之路,你会发现,那正是几代音乐人寻找属于新加坡自己独特歌声的50年。

陈宇昕╱报道

  如果可以笼统划分,新加坡合唱艺术的发展,一边是以早期华校生为主的华语合唱活动,一边则是改制后校园合唱团与半职业合唱团的兴起。
  本地合唱创作亦也在如此背景下发展累积,不同风格的作品在这两条主干线上成长变迁。
  上世纪60、70年代,黄晚成、李豪、丁祝三、梁荣平、潘耀田、沈炳光、李煜传等多位作曲家开始发表合唱作品,他们的作品多以华语为主,那是本地华语合唱团兴盛的时代。
  到了80、90年代,作曲家如郭永秀、周炯训、吴多才、董叶明等人也加入到合唱创作的行列,而今许多后起之秀涌现,扩展了本地合唱作品的面向,创作更多元,丰富了本地合唱歌单,也慢慢建立起本地合唱创作的系谱。
  在新加坡50岁之际,记者访问了本地几位合唱作曲家、指挥家,探讨本地合唱作品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未来又在何处。
梁荣平:曾为本地合唱创作开辟新局面
  谈到本地合唱创作,不能不谈已故作曲家梁荣平。梁荣平的合唱作品如《街头巷尾》《舞龙》《雨中蛙》等,不仅富有本土色彩,更在音乐艺术上有大胆前卫的创建,为本地合唱创作开辟新局面。从社区合唱团到在国际上屡次获奖的半职业合唱团,至今仍在演唱梁荣平的合唱作品。
  1980年代,新加坡青年合唱团(SYC Ensemble Singers前身)开始委托本地作曲家创作时,就多次邀请梁荣平创作。
  梁荣平曾创办星市合唱团,出任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音乐系主任,培养了许多优秀作曲家,包括潘耀田、董叶明、陈灿汶、吴多才等人,桃李满天下,可说本地合唱音乐深受其影响。
    
李煜传:还是要写生活、理想的歌

  本地资深作曲家李煜传今年82岁了,回顾当年为何投入创作合唱创作,他说,1960年代他开始指挥合唱团,当时大多演唱中国大陆歌曲,但有些歌曲太“左”不方便演唱,其他华语合唱曲目也不多,因而萌起创作念头。
  李煜传的创作大多是有感而发。他喜欢阅读诗词,至今都保持剪报习惯,把报章看到好作品就剪下,待有灵感时再去翻找合适的诗词。但反过来,更多时候是诗词中自然有着音乐性,激发了创作欲望。
  李煜传的合唱作品包括《我爱》《歌如海》《新加坡河》等。
  70年代国家剧场信托委员会开始举办“我们的歌”比赛,鼓励创作,一直到国家剧场关闭,这个信托委员会才转变为作曲家协会,继续推动本地创作。
  不过现在因为教育环境改变,华语合唱环境已渐渐老去,作品也锐减。
  李煜传认为,现在本地出现许多优秀的作曲家,但不同于老一辈作曲家强调华族情感,新一代作曲家走向了世界,创作很多高难度艺术作品,在通俗合唱曲方面的努力就少得多。
  他说:“不要总是为比赛写曲,还是要写生活、理想的歌。唱一首歌可以帮助培养一个人的健康身心。不能只偏重一边。”
  至于目前华语合唱团的境况,李煜传身为合唱总会会长,仍努力维系各源流合唱团间的联系。总会举办的新加坡国际华文合唱节也已举办四届,每一届都会指定参赛的国外合唱团演唱本地作品,为推广本地合唱作品尽一分力。
  
潘耀田:最重要的是作品质量

  潘耀田(62岁)1977年写了他的第一首歌《我是共和国的小画家》,成为“我们的歌”的得奖作品。这首歌后来收录在他的合唱作品专辑《春天里》。专辑也收录《无词歌》《日翁独咱》《马来民歌组曲》等作品。
  潘耀田接受电邮访问时说,本地合唱团组织与合唱创作可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每个时期都因种种客观条件而产生不同需求,也存在“适者生存”现实问题而不断替换。“合唱团和合唱曲目都在与时并进。合唱团和合唱曲目有时也像是个鸡和蛋的问题——有先后以及供求的因果。因此本地合唱界是否积累了足够的本地合唱作品,或许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潘耀田认为本地不乏优秀的合唱作品,他例举梁荣平的《我愿是激流》《九歌》《木兰辞》等,并表示本地合唱团一般还是很支持本地创作,其中也包括一些前辈作曲家的合唱作品。
  当问及本地合唱创作的趋势,以及语言取向时,他说:“我是个当年的华校生,华语是我的母语,因此我的合唱作品有大部分以华文为主也就自然而然了。同样的,现在合唱创作的取向更多元也因环境的改变而显得自然而然。或许,我们不需要试图改变或反对目前本地合唱创作和演唱形式的转变,未来就顺其自然。无论实验性或雅俗共赏的音乐性,何者将成为目前的主流也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作品质量。没有质量,什么名堂形式都是假的,时间也会证明。”
  
吴多才:已创作50部合唱作品

  吴多才(45岁)可谓本地作曲家中最专注于合唱创作之人,至今已创作约50部合唱作品。他的作品从早期的方言民谣作品,到近年较大型的历史作品,经常取材华族文化经典,如诗词歌赋、《庄子》,还有人物列传。
  他创作《落水天》《雨夜花》《海南的回忆》这系列方言歌曲时,正值讲华语运动推行的时代。吴多才创作初期感到心中不安,于是向老师梁荣平请教。梁荣平说,新加坡合唱团已有很高水平,能唱好法文、德文、拉丁文歌曲,为什么不能唱方言歌曲?一席话终于让吴多才安心创作。
  吴多才说,1990年代本地合唱团开始参加国际合唱赛,这些比赛往往要求合唱团演唱各自国家作曲家的作品,他因此渐渐收到创作邀约。做出成绩后,2011年起,他更每年为香港拔萃书院校合唱团创作,作为比赛作品。
  他说,本地中小学合唱团仍在进步中,越来越多合唱团参加国际赛,本地作品的需求量会更大,接下来相信会有更多年轻作曲家接班。但在演唱新作品的时候,也必须回望前辈作曲家的作品,继续传唱,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吴多才目前也私人开班教导合唱创作,他希望年轻作曲家在取材民族音乐时须彻底研究素材的历史,让创作与素材有机联系,不能凭空乱造。
  对于未来,他唯一担心的是,本地学生的文学素养式微。文学是合唱创作非常重要的素材。他现在也鼓励学生课余多阅读。
  
董叶明:作曲家应思考融合不同文化

  文化奖得主董叶明(53岁)创作过许多器乐作品,1999年才首次创作合唱作品。他受访时说,原以为人声音乐比起器乐有更多声音上的局限,但创作合唱作品后才了解到人声的可能性可塑性,能够唱词,也能表达不同音乐色彩。
  他的合唱作品主要是受委托而作,这也是本地合唱创作目前最主要的动力。
  董叶明说,当高水准的合唱团如SYC Ensemble Singers、维多利亚合唱团等向他邀约时,他自然会尝试实验人声的更多可能性,但这绝不是为了写出高难度作品,而是希望寻找新的概念来传达歌曲的意涵。
  不过董叶明也曾受新加坡青年节委托创作,对象多为中小学生,这时他就会创作人人都能享受的作品,也让学生从乐曲中学习节奏与和声概念。
  本地合唱创作这些年下来,到底有没有找到属于新加坡的声音呢?
  董叶明认为,类似匈牙利、印度等具有传统民族性的声音,好像是当地民族理所当然的声音,但新加坡不同,新加坡人来自四面八方,新加坡的优点在于文化包容,作曲家应思考怎么融合不同文化特质。新加坡另个特质是每天都在改变,寻求创新,他相信这会是本地合唱创作的未来方向。
  至于新加坡应不应该唱本地的作品?董叶明认为,这应该建立在认同本地作品品质的基础之上。

“新加坡合唱节”要唱50首本地合唱作品

  合唱指挥家桂乃舜与冯克伦配合国庆,策划了“新加坡合唱节”,今年8月7日与8日将举办三场音乐会,邀请约30个合唱团,演唱50首本地合唱作品,也借此机会收集整理本地合唱作品。
  桂乃舜说,当他一开始告诉别人要选50首本地作品时,很多人都质疑,但当他深入挖掘,才发现从第一代作曲家到作曲新秀,已积累许多好作品,现在他们头痛的反而是到时候应该选择哪些,割爱哪些。
  桂乃舜希望建立一个本地作品图书馆,供人们使用。冯克伦则说,届时会把演出录音存档,方便未来使用。
  整理过程中,桂乃舜发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作品,可能因建国初期的关系,有很强烈本土意识,晚近的作品则更多元,也更具世界性。
  下个月他带领的歌弦合唱团将公演,合唱团新分支“新加坡国家青年合唱团”将亮相。这支合唱团成员,年龄多在21岁以下,桂乃舜希望能以这个合唱团为基础,探讨未来成立一支全职专业合唱团的可能。
  他说,很多事总不能等官方去做。
更广泛地让人们掌握阅读音乐的能力
  
  指挥家林曜(63岁)也认为全职专业合唱团对本地合唱发展有重要意义。他说,那意味着音乐素质的专业化,作曲家就能发挥创意,创造更好的作品。
  他说,本地合唱团已具备很好的视唱能力,而合唱教育的下一步是更广泛地让人们掌握阅读音乐的能力。掌握了基本能力,就能探索音乐的繁复色彩。
  2001年,新加坡爱乐合唱受邀到东京演出,被要求演唱一系列本地作品,林曜作为艺术总监要准备歌单。他说,那是世界级的演出场合,必须选出能代表新加坡的作品,当时的确很头疼。
  “14年后的今天,如果再收到邀请,我想这个挑战还是存在。”
  这几年他到香港担任合唱比赛的评审,发现有香港合唱团演唱吴多才的作品,令他感到欣慰。
  他相信这会是本地合唱创作的一个新局面。
给年轻作曲家尝试的空间
  
  文化奖得主谭秀英(53岁)指导的SYC Ensemble Singers,是本地最早开始委托本地作曲家创作的合唱团。谭她认为,新加坡还很年轻,合唱艺术也才起步,还没成熟,但不能放弃寻找属于自己的独特声音。
  她认为本地合唱指挥都应该继续提倡本地作品,除了委托新创作,也要演唱旧歌曲。“这就像阅读故事,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体悟。”
  此外,在委托创作时不应为作曲家设限,一切建立在互信上。这样,作曲家才能尽情发挥,创造出最好的作品。
  合唱指挥林爱慧则认为,本地青年节合唱比赛每年邀约创作新作品,有助于普及本地作品,但去年起改变,不再委托创作,甚为可惜。因为少了这个官方平台,一般的学校合唱团,乃至半职业合唱团都很难有余裕花钱委托新作品。
  杨秀桃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何志光副教授受访时则说,作曲家,尤其是年轻作曲家需要更多空间去尝试。这个空间包括如何面对错误和失败的作品。歌者和指挥必须理解年轻作曲家勇于尝试的精神,有了这样的空间,就能更好的发展本地合唱音乐。

【牛油书评】老生






《山海经》是先秦时代成书的著作,它是神话,是地理志,也是文学经典。《山海经》分山经、海经、大荒经与海内经,共18卷,描绘了中古时期中华大地的山川风貌,生活在每一山每一海的动物、植物还有矿藏。当然,也包括关于神明以及祭祀的描述。

小说家贾平凹新作《老生》(人民文学出版社),便试图以《山海经》对照中国民国军阀割据的乱世,至今时今日的近现代中国历史,再次以他奔奇的想象与滚滚长河般的叙事语言,诉说了秦岭近百年的变迁。

《老生》的叙事者,是一位云游的歌师。歌师有两种,一种是唱阳歌的,一种是唱阴歌的。《老生》的叙事者,是后者,阴歌是唱给死人的歌,用以安抚亡灵,好让他们能够安息。正如书中说的,死亡死亡,人死了未必亡,唱阴歌就是要把死者引入亡道,才完成了死亡这个过程,不然就会遗留人间当厉鬼了。

或许这本书,就是一首长篇的阴歌,为小说里的每一个人物高唱,超度他们的悲惨遭遇。

这位叙事的歌师,更像个仙人,不知活了多少年,看了多少时过境迁,他的语调,或许也就淡薄得戏谑,淡薄得惊心,看得太透了。当然,不能说无情,但怜悯并不是宗旨。或许书名,就意味着老生常谈。它继承了传统章回小说说书人的语言艺术,在一种常谈的氛围里,把一个个人物的生死,稀松平常地描绘出来了,毫不费力。

《老生》讲述了四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一段《山海经》的内容起兴,形式很工整。这四个故事分别讲述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第一个故事,背景大约是上世纪初国共内战的时候,讲的是老黑、李得胜等秦岭游击队成员的事迹。第二个故事,则是1949年解放初期老城村发生的荒唐故事,围绕着憨厚的白土发展。第三个故事,时间就到了大跃进、反右的年代,以脑子不灵光的地主后人墓生作为故事的核心人物。最后一个故事,则是关于近现代农村拼先进的乱象。

《山海经》是地志神话,书中出现数之不尽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比如说生活在招摇山的狌狌,长得像禺(猿猴),有白色的耳朵,吃了它能让人健步如飞;或是像鹿蜀,长得像马,有白色的头,身上有老虎一样的斑纹,尾巴是红色的,叫起来声音像歌谣一样好听,骑着它能保佑多子多孙。也包括许许多多凶恶的猛兽,还有具有奇怪药效的草药,可说是光怪陆离了。

乍看是没有关联的,但若是比对起《老生》故事中的人性扭曲与秩序混乱,或许就能比对出那种混沌初开中的无序与中国近现代史,地方人民因为政治变迁而陷入的荒谬境遇,两者之间互相指喻的关系。

小说中秦岭游击队的成立,是为了配合共产党的武装行动,领导人李得胜招揽了县城里保安团的要员老黑,图谋叛变,结果情事败露,仓皇举事,秦岭自此就在枪声中颤抖。歌师并不赞扬游击队的事迹,亦不贬斥,似乎要做一个中立的历史叙事者。有一幕写得很有意思,李得胜和老黑在讨论起义时,正好在一个老汉的家里休息。突然发现老汉往外走,两人一惊,李得胜就追出去开枪打死了老汉,才发现老汉原来是要去摘花椒叶给他们准备食物招待他们。李德胜情知杀错人,却说:“他没让我相信他是要去摘花椒叶的。”(页24)然后老黑就在老汉头上补多一枪。倒有种曹操“宁叫我负天下人”的借镜,亦也开启了秦岭枭雄乱世的局面。

秦岭游击队中,有一个叫匡三的乞丐,嘴巴很大,一口气能吃许多东西,他加入游击队却没有什么功绩的样子,但总能幸免。后来匡三在故事中成了“匡司令”,总是被各时代的人们提起,却不再现身,像是一则至高的传说。读着读着,竟有种马奎斯《百年孤寂》里邦迪亚上校的感觉,或许许多人会在《老生》里读出这浓浓的乡土魔幻写实的味道。不过,唱阴歌的唱师,却是道道地地从中国传统小说里脱胎出来的,就像《红楼梦》里的那一僧一道。

《老生》从中共建立政权的过程,到政权建立后治理过程中发生的物事,以秦岭里各个县村做了最血腥残酷的示范。每次书中引出《山海经》文字,便有一段问答讨论,其中一段谈到:

“问:那时也有专政?答:有人群就有了阶级。前面的几章里多处提到‘天下’,‘县’,‘郡’,应是已有了国家,一切国家都是一定阶级的专政。问:这是为什么呢?答:你见过冬季里村人用细狗撵兔吗?一只兔子在前边跑,后边成百条细狗在撵,不是一只兔子可以分成百只,因名分未定。有了名分,统治就要有秩序……”(页142)

故事里的人物就像是这里提到的细狗,大家都在追着兔子跑,过程中,细狗互相撕咬,有的仗着牙尖嘴利,有的结党勾结,就是为了占有那唯一的一只兔子,如此血淋淋的人性。就像白土的老板王财东,为人还算厚道,却因为土改时被划分了地主,结果成为众矢之的,最后被打瘫了,被打傻了,死后连埋葬的地方都差点没有了。但其实相对起其他富裕的乡县,王财东的田地,不过就属于中农,但因为每个村子都要画地主来斗争,他就成了政治的牺牲者。

而小说到了最后,似乎还未说完,仿佛正隐射着现实,唱师的阴歌,还得继续伤逝那些死去的人们。

《老生》才出版不久,就被新浪评为2014年十大好书之首,同时也入围《亚洲周刊》十大好书,足见各方的肯定。其实,《老生》只引了《山海经》的山经部分,用来隐喻秦岭,不知道贾平凹会不会再以其他部分写一个续篇,那真就令人期待了。

11 January 2015

【小生之言58】新年伊始让我们来许个愿

 

  难道伏尔泰的名言“我不认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到了2015年还没能成为一个普世共识吗?
  以极端暴力终结某种观点的现实,仍在上演。
  巴黎北郊,星期五阴雨的早晨,两个蒙面枪手——被法国警方通缉的库阿希(Kouachi)兄弟,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被警方包围。他们相信也挟持了人质,仍在对峙当中,局势非常紧张。
  虽然两人曾与圣战组织有联系,也受过武装训练,但事件是由恐怖组织所策划,或是个人恐怖主义的行为,仍是未知数。
  《沙尔利周刊》(Charlie Hebdo)十名职员、画家,以及两名警员,就这样在光天化日下被射杀。凶徒在街头开枪的画面,仍在全球的媒体报道中回响着,让人又想起去年起伊斯兰国组织斩首被绑票的国际记者的那些残忍事件。
  《沙尔利周刊》向来以辛辣的讽刺风格著称,它以左倾立场评议时政,对丑态百出的政客,对伊斯兰、犹太等基本教义主张,总毫不留情,甚至露骨地嘲弄。四年前,他们开了伊斯兰先知莫罕默德的玩笑,由穆罕默德“主编”该期特别版“Charia Hebdo”以谐音调侃了“Sharia”(伊斯兰法),结果招到汽油弹袭击,整个办公室都被烧了,当年没有人受伤,但编辑部的成员这次却没能幸免。
  除了嘲讽伊斯兰教先知,这份周刊也调侃耶稣和教宗。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沙尔利周刊》的风格,法国当地不少团体,包括当地伊斯兰教组织,都曾把周报控上法庭,辩论其言论到底是抵触人权的歧视,或是人权所保障的言论自由。
  当暴力团体选择武力镇压《沙尔利周刊》的言论,血洗编辑部的时候,理性辩论又注定被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仇恨的轮回。人们走上街头谴责暴力,声援受害者,政客重申国家反恐政策;另一边厢,暴力集团则借此宣传极端主义,企图边缘化全球范围的穆斯林,以便将他们逼入麾下。
  在这之间,留下来的反思的缝隙,就急需要更多理性来填补,决不能将《沙尔利周刊》神化,也决不能妖魔化穆斯林。
  枪杆子是武器,笔杆子也是武器。
  鲁迅说精短的杂文能像匕首针砭时弊,那么政治漫画让人一目了然的特性,更能放大批判的效应,所引起的认同、反感与反思也就越大。
  英国得奖艺术家奥菲利(Chris Ofili)曾以大象大便与女子阴道、屁股的照片为素材,创作了作品《圣母玛利亚》,挑战了整个基督教世界对圣母形象的认知,一时舆论哗然,画笔就成为插入文化价值核心的利器。
  在《沙尔利周报》事件上,涉及到更大范围的文化冲突:一边是西方百无禁忌的自由民主个性,另一边是神圣不容亵渎的宗教底线,争议起来就好像不在同一个平面对话,永远找不到交集。
  现实是,事件后,尤其欧洲各国的反恐策略、移民政策势必有重大调整,以防止恐怖主义在自己境内滋长,这是否进一步在人与人之间平添猜忌?
  这么说来,“我不认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真的没有办法成为普世价值吗?
  但我相信,这样的冲突,这样的悲剧,并非噤声与反智的开始;它势必将在人们心中埋下恐惧以外的东西,开启更多对话,求同存异。